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张希锋 王小鹏)商州区迅速调整工作部署,把抗旱保秋收、抗旱保人畜饮水、抗旱促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全面抗旱,确保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7月以来持续的高温干旱,致使商州全区农田土壤严重失墒,河库水量持续下降,水利工程蓄水量严重不足,呈中度干旱状态,部分坡塬地已达重度干旱。长时间、大范围的严重旱情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受旱,人畜用水受到影响,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因生产用水不足,无法正常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7402万元。针对持续加剧的旱情,区上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重点、后一般,先农业、后工业”的原则,对全区抗旱减灾工作全面动员、精心安排。所有区级领导和包抓部门深入各镇办协调指导抗旱减灾工作,各涉农部门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指导群众抗旱灌溉保秋收。同时,进一步严肃干部纪律,全力以赴指导群众抗旱救灾,做到旱象不解除,干部不撤离。涉农部门抽调技术干部组成工作队,强化技术指导,以抗旱保秋收、抗旱保人畜饮水为重点,深入镇办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旱救灾。大力推广喷、滴、渗灌和小畦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水效率,针对不同区域旱情,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实现“以经补粮、以工补农”。
区水务部门先后抽调50名技术干部、2辆运水车、3台净水设备,组织干部群众异地调水,现场解决老弱病残和困难群众饮水问题。在沙河子镇党塬村、王塬村、舒杨村等地新修3眼机井,解决了3000名群众、60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充分利用一切水利设施和抗旱机械,挖潜和配套机井、抽水站,启用喷灌机、微型泵等抗旱临时设备,采取在河道、沟道低地挖坑取水等办法,千方百计科学调水、用水。对水源相对充足的地方,指导群众及时浇灌,尽力扩大灌溉面积。同时,充分发挥区级抗旱服务队的作用,集中所有设备和人力,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流动服务,集中精力消灭“渠边旱”“小高地”等干旱地块。
目前,全区累计抗旱上劳8万余人,整修、疏通渠道23处10公里,新修机井3眼,投入抗旱设备260台套,灌溉农田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