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李顺达 陈 亮)面对今夏严重旱情,山阳县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确保大灾之年全县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不逆转、农民收入不徘徊。
8月6日以来山阳普降小到中雨,该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全县8万亩因旱绝收田块,采取改种补种杂粮、蔬菜等小日月庄稼的方式,力争实现“大季损失小季补,夏粮损失秋粮补”,县上已调回杂粮、蔬菜种子4万公斤及肥料500吨、农药2吨全部分发到受灾镇村,对困难群众进行部分补助,并上门提供技术服务,争取把旱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该县依托恒瑞、广远两大畜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实施陕南生态黑猪和秦岭山地肉鸡产业发展工程,加快漫川镇水码头村30万头陕南生态黑猪繁育场、元子街镇屈家涧村百万只秦岭山地肉鸡养殖场等5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养殖,扩大增栏补栏规模。目前,全县已引进黑猪种猪和基础母猪850头、优质鸡苗26万羽,调运防疫药品30万支保障畜牧生产需要。同时,县上始终把劳务作为“铁杆庄稼”来抓,依托山阳在外的7个劳务工作站,发挥322个村级劳务输出联络员作用,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160批1.35万人,赴西安、榆林、河南灵宝等地从事劳务,努力做到以劳补农。
坚持“一企一策、因企施策”,该县全力推进中小企业“助保贷”工作,强化产销衔接,引导全县33个规模以上企业和天元隆、恒瑞等八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增加工业产值,以二产补一产。县上结合环秦岭自行车大赛活动,积极发展旅游和三产,抓住暑期旅游旺季,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扩大天竺山、月亮洞等景区品牌影响力,全力做好天蓬山寨“十一”开园工作,吸引更多游客到山阳旅游观光,以旅游三产补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