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派田园风光的木王农村

木王农民收获玉米田间套种的魔芋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田达美 谢云涛)木王镇位于镇安县西南边陲91公里,辖6村40组,2345户8657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建起了坪胜、栗扎坪两个新农村示范村,小城镇面积由不足1.2平方公里发展到2.5平方公里,集镇住户由原来的290户1162人增加到688户313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1520元增长到2013年的6675元,10年增加了4倍,而且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81元,一跃由边远小镇提升为产业大镇、农业强镇和新农村示范镇,创出了一条培养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的不平凡道路。
让农民抓住机遇得实惠
木王镇地处镇安西部“柴达木”(柴坪、达仁、木王)的最西部。过去木王人“杀猪为过年,养鸡为油盐”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十年间,全镇依托县镇农民培训学校,举办农民培训班400期次,培训农民6800人次,培养林果、养殖等乡土专业技术人员300余名,70%以上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率达到70%以上,文化教育卫生同步发展。
木王镇立足自身优势强力推进魔芋产业发展,镇党委、政府建立了一套班子抓落实、一支队伍传技术、一份责任扛死肩的“三个一”工作机制。镇上规定了科级领导、站所负责人和一般干部分别包抓有300亩、200亩、100亩的产业示范园。为芋农无偿配发专用肥100多吨,发放贴息贷款180余万元,将78户魔芋大户列入民居改造项目,举办培训班10余期,编发资料2000余份,培养技术骨干1000余人。组建了朝阳富强和月坪阳光两个魔芋产业合作社,通过“协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22个魔芋专业组和247户种植大户。
木王镇已形成以“两河三路”沿线6村万亩魔芋基地,以栗扎坪村为主的100万袋食用菌基地,以朝阳、近安村为主的4.2万亩板栗核桃基地,以坪胜、长坪村为主的3.5万头只生态养殖基地,以长坪、月坪村为主的3000亩中药材基地。平均年产魔芋超千万吨产值3500万元,板栗498吨产值250万元,核桃119吨产值143万元,食用菌100吨产值600万元,腊肉289吨产值694万元,中药材275吨产值986万元。2013年底全镇以魔芋、劳务、食用菌、核桃板栗、畜牧五大产业年产值在6660万元以上,主导产业收入在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70%以上。
让农民享受宜居新生活
从2006年该镇坪胜村被选定为全县两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到2012年该镇被确定为全县五个重点镇之一,镇上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聘请长安大学专家教授现场勘测制定了《木王镇2012-2016集镇发展规划》。
以路为基,打造休闲长廊。实施中心街硬化500米、拓宽硬化入镇道路1公里、铺设人行步道1.5公里,完成水毁道路修复11.5公里,建起全县首家乡镇千米迎宾大道,开通了中心街,实施了迎宾路绿化,通村通组道路改造21公里。
以水为魂,打造清水平台。实施河道清淤、水体景观12处、修复水毁河堤2500米、安装河堤护栏1.5公里,改造便民桥7座,修建明珠塔、凉亭、水车等相关景观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