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佳在自家老院子喂鸡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肖云 实习生 蔡燕利)从商州麻街镇北沟口循着山路往里走,拐过一个又一个的弯道,人烟逐渐稀少,女大学生王佳的鸡场就在其中一座破旧的院落里。日前,记者从沟口步行半小时,找到了正在院里看守小鸡的王佳。她梳着齐耳短发,穿着绿色长裙,颇有些文艺范的感觉。偏远的大山里遇见年轻的面庞,像一阵扑面而来的清风,让人充满好奇和新鲜感。环顾四周,记者发现,偌大的院落里除了遍地乱跑的小鸡,只有王佳一个人日夜留守。“父母都出门打工了,哥嫂也在西安,平时老房子就空着,现在我回来了,自然就是一个人。”王佳笑着说。在堆满饲料的堂屋里,她向我们讲述了大学毕业放弃繁华都市回乡下养鸡的故事。
大学打工挣学费
2008年,王佳考上了西安航空医学院,对于出身贫寒的农家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跳出农门的机会。“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有时学费都成问题。”王佳说,刚开始,她感觉和周围同学差距较大,为了不被孤立,别人干啥她也干啥,并没有自主挣钱的意识。后来,学校举办了一个刮痧培训班,课堂上,老师讲了很多心灵鸡汤似的创业启发,王佳意识到:原来还可以这样过。思维慢慢开阔的她开始寻求一些既能挣取生活费,又能学到社会经验的事情干。当时,学校里没有商店,同学们买东西都要跑出去,非常麻烦,细心的王佳从中发现了商机,她就趁放假出去批发了一些小吃和日用品,白天在学校食堂打下手,晚上就带着这些东西挨个宿舍转着卖。时间长了,大家缺啥东西了,就会想到王佳。“渐渐地,感觉大家都开始围绕着我,遇到啥事情了也愿意给我说。”在被需要中王佳找到了自信,也更加独立和认可自我。
毕业辗转回家乡
大学毕业后,王佳在南京一家助老中心做了半年药品销售,随后又去江苏泗洪县找了个门面,办起了诊所。因房租太贵,只开了一年多,离开了南京,王佳又去北京一个朋友那儿学做了一段时间的美容师。
“我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老家虽穷,但能给我一种归属感。”王佳把回乡的原因归结为一种必然的宿命。老家就在山脚下,自然环境好,又有场所,最适合发展原始态的养殖业,在做鸡肉生意的哥哥启发下,王佳毅然决定回家发展散养鸡。“搞养殖辛苦啊,况且得全靠你一个人,你可得想好啊。”曾因为养山羊积劳成疾的母亲三番五次地劝告她。“放心吧,我会想出好法子来养,尽量不让人遭罪。”
回到家后,村里人也是议论纷纷,有人甚至问王佳,别人都是往出走,你看村里现在剩下几个人了,你咋又回来了呢?这话不假,王佳发现,几年间,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有好多人家都是大门紧锁,要么常年在外打工,要么移居到了山外,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看到这种景象,王佳没有消沉,她反而认为人少地多,如果租地的话成本也低,适合今后扩大规模。
只身一人办鸡场
7月份,王佳从外地进回1000多只小鸡。才回来的小鸡必须要放在封闭的室内,用炉子或灯保持恒温,25天后,等小鸡能适应室外的温差时,才开始把它们放在院里散养。王佳笑称,自从养鸡后,她每天早上都起得比鸡早,喂食、打扫、消毒,一直要忙到晚上。“给小鸡喂食也有严格的时间,一天得定时喂5次,要不饿了的小鸡就会一直追着人跑。”为了防止小鸡生病,王佳还要定期去市畜禽防控中心拿药,因为只有一个人,每次出门前一天,王佳就要查好天气,做好安排,步行6里路出沟,再从镇上搭去市里的车,后来哥哥把电动三轮车寄回家,外出才方便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