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樊利仁 刘涛莉)今年,随着丹凤县流域治理工作的大力推进,一批批生态式家园、田园式村庄正逐渐改善着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了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更富,丹凤县大力实施流域治理工程,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堤、村,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按照丹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丹凤县完成了武关河、老君河、银花河3条主要支流入丹江应急拦闸施工设计,在全县16个镇分别成立了环保工作站。计划投资37485万元在全县实施污染防治项目9大类28个,目前,完成投资9670万元实施了7类15个项目。落实循环经济要求,促使华茂公司、尧柏水泥、豪盛矾矿、皇台铜矿等一批重点企业投入3980万元,新建改造废水循环利用系统,推行清洁生产,启动了棣花、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丹江龙驹、商镇重点段防洪工程建设任务,建设丹江干流城防工程8.4km,累计投入资金6300万元,完成丹江干流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完成16个镇水毁修复10.6km。投资530万元,完成城区应急水源井2座,计划投资634万元完成城东水厂改造,改造输水、供水管道,在流域治理的同时积极缓解城区“水荒”问题。
流域治理过程中,大力实施水保林业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7km2,新修基本农田0.66万亩,申报升级“龙驹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景区建设,桃花谷实现了“国家级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园”命名并成功开园。实施“千里绿色长廊”建设,筹集资金6156.5万元,完成了金山公园、州河北林业生态示范园、丹江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在丹江沿线种植芦苇、荷花、水竹等水陆生植物220公顷。推行“畜—沼—果—菜—游”循环农业模式,建设华茂、民乐等4个循环高效农业示范园,形成了循环产业基地。同时,加强生态环境违法治理,组成联合执法队,查处河道违法案件12起、堆放工程弃渣案5起,清理碍洪堆积物2万多方,疏通河道6.9公里,处理违法人员6人,有效保护了流域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