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环抱的秦兴养殖场

村民卖过玉米棒子后,地里的玉米秸秆又能返回小区当饲料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马泽平 雷 琳)青山环抱的秦兴养殖场
村民卖过玉米棒子后,地里的玉米秸秆又能返回小区当饲料
前不久,持续的干旱,让我市不少地方玉米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但是商州区黑龙口镇秦岭铺村一组周围的玉米地里,一眼望去却是一番丰收在望的景象:一片片碧绿的叶子随风摆动,一根根粗壮的玉米秆林立田地,一个个硕大的玉米棒子挂须而挺。“我这玉米能抗旱、长得好,主要是得益于村里老余家养殖场的沼液肥,那东西好使,既能当肥料还能补墒抗虫害。”秦岭铺村一组张根喜看着自己地里的玉米长势,乐呵呵地说。老张所说的老余家养殖场,是商州区黑龙口镇秦兴养殖小区,这个中小型养殖场是我市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样板。养殖场往往都和污水横流、臭气扑鼻连在一起,周围群众都是怨声载道。秦兴是怎样摆脱令人头疼的养殖污染,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的?
沼气工程 形成生态小循环
日前,记者走进秦兴养殖小区,养殖区域洁净的猪舍里,母猪悠闲自得,猪崽欢跳戏耍;猪舍边菜地上,青椒缀满枝、西红柿红绿交错;生活区里,空气清新,沼气灶、沼气饭煲、沼气热水浴等设施一应俱全……
“养殖废弃物、动物粪便堆在哪儿?”
“养殖废弃物、动物粪便在这里都是宝,全都给沼液池给吃了!”养殖场负责人余龙说,“猪舍里粪便经过自动刮洗后,流进沼液池,形成沼气后,分别和猪舍、厨房、洗澡间相连,提供照明、取暖、发电,沼液还能自动搅拌,回流冲洗圈舍。”
看来,养殖场之所以能进行清洁生产,形成“花园式”场区,沼气综合利用循环工程功不可没。在余龙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养殖小区里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距离养殖区不远的地方,动物粪便入料、搅拌、发酵、发电、沼渣和沼液收集、沼气管道等环节样样俱全。
2007年,商州区秦兴养殖场建成年出栏商品猪和三元仔猪及二元母猪1800头的合作社龙头企业,随后大量的猪粪猪尿无法很好利用,弄得臭气熏天,周围群众意见很大,让余龙一家也很尴尬。2011年,秦兴申请了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国债项目。在中央投资12万的扶持下,秦兴筹资20多万于2012年7月建成8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40立方米沼液池一座。沼气项目的建成,让小区很好地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小循环,把每个环节产生的废料充分利用,体现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转化,实现了变废为宝和产品的层层升级,也彻底颠覆了传统养殖场脏乱差的环境,让养殖场变成洁净的绿色场区。现在,沼气产生能源供小区10多名工人生产生活用能,沼液和沼渣还可为周围农民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
生态小循环 产生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