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把树根雕成工艺品的深山农民

把树根雕成工艺品的深山农民

2014-10-16 09:18:56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张 萍 吉文艳)孔雀开屏、凤凰欲飞、江流天地外、最炫民族风、大约在冬季……这不是在读诗词或听音乐,而是在郝祥贵家看到的件件根雕作品,那些原本看似丑陋无用的树根疙瘩,在郝祥贵的巧手雕琢下,变成了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并且每一件都有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
  凭着悟性学技艺
  今年50岁的郝祥贵是柞水县小岭镇李砭村的一位地道农民,虽然周围的亲朋好友没有涉猎根雕行业的,但他凭借着对雕刻的浓厚兴趣以及超群的悟性“化腐朽为神奇”。“我从小就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小时候上山砍柴、放牛,看到一些树根的造型比较奇特,就捡回来用刀刻的玩,我刻出来的动物朋友都很喜欢,抢着来问我要,我便越来越迷根艺。”郝祥贵笑着告诉记者。雕出来的动物越像、朋友要的越多,郝祥贵的兴趣也越大,他开始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根艺创作,研究展现手法,除了雕刻动物也开始尝试雕刻其它东西。“我做根艺没有老师教,刚开始下了不少功夫,自己攒钱买书学,做好做坏靠悟性,遇到创作思路不通的时候,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研究,好几天都不出去。”郝祥贵说。
  千辛万苦找材料
  根艺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能找到合适的根源,因此想要有好的作品,还需要不断地寻觅和发掘。“做根雕最好的材料就是榔树根和铁匠木根,找树根时,我往往在山里走上好几天也碰不到一个合适的,若是碰到一个,那就跟见了宝贝似的。”郝祥贵说,但有时一些好的材料也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一年夏天,郝祥贵在蔡玉窑镇银碗村的河里帮人捡石头,发现一桩挖好的屋基旁躺着一棵大树,慧眼的郝祥贵立马认出这个树根是上好的根雕材料,赶紧打听是谁家的想买走,主人见一烂树桩没什么用,放那还占地方,就150元钱卖给了郝祥贵。树桩虽然买了,但运起来却不容易,一千多斤的树桩,郝祥贵找了8个劳力,花了近千元才运回了家。
  做根艺选材是第一步,那些烂树根在很多人眼里只能当烧柴,但在他眼里却是一条“巨龙”,或一只“雄鹰”,再不济还能是某件作品的底座。根雕作品最害怕的就是生虫,因此刨回来合适的树根后,郝祥贵首先就要做好雕刻前的防虫工作。“如果防虫没做好,作品便不能长期保存,最后只会是心血付诸东流。我雕成的第一件脸盆架就是因为没做好防虫,后来虫蛀的坏掉了。”如今对于防虫,郝祥贵有了自己的技巧,他把寻回的树根扔进配好的药水里先浸泡3至4个月,再拿出来后晾干、去腐,最后雕成作品便能长期保存。
  顺应生长用心雕
  一旦开始创作,郝祥贵日夜盯着树根,他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琢磨,看把树根刻成什么造型最合适。郝祥贵说,很多树根虽然形象,但还不够美,需要进一步加工,精雕细作。“对树根进行雕刻创作,要顺应它本身的生长气势,尽量做最小的改动,有时甚至不做改动。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郝祥贵说,根雕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象征了一种生活态度,心境恬适、心气平和,手随心走,创作出的作品才会独一无二。
  郝祥贵的每件作品都是用思维感应艺术,以悟性诱发联想,随根赋形,化腐朽为神奇,为干枯的树桩赋予新的生命。在他的陈列架上,一件精致的作品格外引人注意:一名运动员往上奋力跳起,旁边的奖台上一名运动员正捧着奖杯,右上角还有一个亚运会的会标,整件作品似在讲述一场比赛的过程。“这个叫《亚运雄风》,是1996年开亚运会时我创作的纪念品。”郝祥贵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作品有价情无价
  爱上根艺创作这些年,郝祥贵制作了大小作品两百多件,有的送人欣赏,有的留作自己收藏。“也有出售的,但收入不足以养活一家人,所以前些年孩子还上学时,我都是边打工边搞创作,现在孩子大了能挣钱了,家里没什么负担,我就一心一意务根雕,有些好的作品也能卖上好价钱。”在郝祥贵出售的众多作品中,卖的最贵的要数一个铁匠木茶海。茶海是郝祥贵这几年主要致力的作品,2009年夏,郝祥贵手下的第一件茶海诞生,这件茶海直径1米2,质地细腻、色泽光润,从动刀到成品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看着完成的作品郝祥贵爱不释手,决定要好好珍藏起来,谁知2012年,在县城开花店的朋友段常华看中了这件茶海,硬是掏了六千元钱买走了,后来郝祥贵雕刻出的茶海大大小小也有7、8个,其中一个品质上乘的核桃木茶海别人出价1万多元郝祥贵硬是没卖,他有他自己的打算:“儿子也快要成亲了,我要把这件茶海送给儿子当礼物”。

  • 相关阅读
  • 乡里的柿子酒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王春锋)走进乡里,空气里充溢着浓郁的酒香。乡里人爱喝酒,最爱喝自家吊的柿子酒。   乡里距城80余里,山山峁峁多柿树,柿子便是乡里人酿酒最好的原料。立秋刚过,柿子也刚泛出淡淡的...

    时间:10-16
  • 老兵刘发元

    刘发元老人正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李 敏 见习记者 王 倩)“9月30日,我和村上另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友一起,去了烈士陵园参加首个公祭烈士活动,这让我想起了曾一...

    时间:10-16
  • 用麦秆作画的农民

    王锋在牛背梁景区用麦秆现场作画引起游客的浓厚兴趣王锋在牛背梁景区用麦秆现场作画引起游客的浓厚兴趣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吉文艳 通讯员 李正杰)麦秸秆可以作出精美绝伦的画作您听说过吗?《二...

    时间:10-16
  • 商州一农民藏书10万册 成了周围乡亲的图书馆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张希锋 赵 力)每天钻进书堆里看书是一种享受   一位憨厚地道的普通农民,一生都在与书打交道,读书、买书、卖书、藏书,如今他收藏的各类书刊在10万册以上,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

    时间:10-16
  • 调查显示七成农民不愿进城落户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左 京)小村庄折射大“三农”。近日,省统计局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但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10-16
  • 商州百年药树根部酷似“炼丹炉”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记者 杨 鑫)近日,有读者反映称,在商州区金陵寺镇石灰窑村半山腰上有一棵古树,根部酷似“炼丹炉”,树干已经空心,曾被火烧过,但依旧枝叶茂盛,当地人称之为神树。...

    时间:10-16
  • 高压线路起火 消防紧急处置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陈 波)10月12日,山阳县南新街南门口附近发生一起高压线路起火事件,消防民警接警后立即到达现场,快速将火扑灭,及时解除了险情,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2日晚7点半左右,山...

    时间:10-16
  • 妇女跳河轻生 民警奋力营救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刘 坤)女子跳河欲寻短见,近日,丹凤县公安局资峪派出所民警闻讯赶来营救,经一番努力,女子终被救起。   10月12日11时许,资峪派出所接到群众电话报警:一名妇女跳入资峪河,请求营救...

    时间:10-16
  • 平安建设凝聚柞水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正能量

    柞水县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暨送戏送法百村行巡回演出一角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郑安峰 张 珊)平安,是你我心灵深处的呼唤;平安,是每个家庭永恒的期盼;平安,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石。对于柞水县来说,平安更是跨越...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