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马泽平)在镇安县新城社区三组九寺街路口,残疾人陈兴旺30多平方米的花圈制作店,不引人注目,但是社区居民总喜欢有事没事主动到店里来帮店主做点啥,顺便聊聊天,就连周围大学生回来都来帮忙。10月6日,记者慕名到店采访,周围的居民纷纷说,那个地方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精神乐园。
贫穷少年淘金致残
1985年,永乐镇山海村刚16岁的陈兴旺,学习优秀,但是家庭十分贫寒,他只好辍学回家和邻居一起在村里一个叫豆腐崖的地方淘金子。没曾想,淘金几天还没见到金子是啥样的,他就从15米深的洞井跌下去,造成“腰一”粉碎性骨折、“腰四”损伤,双脚错位骨折、胯骨错位骨折。在医院住院一个多月,因没钱治疗被家人抬回家里。
回家后,面对困境,可怜的父母整天以泪洗面。但是一级残疾的陈兴旺却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让人把他背到县河张家大院一个做花圈的老人那里拜师学艺。行走靠双拐,连上厕所都不方便的他,艰苦学艺、自力更生,让老艺人感动,就开始教他做起了花圈。
邻里相帮源自感动
10月6日上午十点,店主陈兴旺坐在凳子上正在做花圈,地上放着两根拐杖,周围五六个男女都在帮着店主划篾、裱糊、粘带,忙碌中有说有笑。记者以为他们是一家人回家过节聚在一起,仔细一问并不是这样。“我们这周围的居民和陈兴旺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平时都主动来帮忙,不是同情他的遭遇,更重要的是佩服他为人厚道、身残志坚、自力更生的精神。”社区居民代良香说。据村民介绍,几年前,陈兴旺长褥疮,屁股和脚底的骨头都露出来了,但他没叫过一次苦和痛,顽强地战胜死神,活了过来。
“陈叔在这里做了10年花圈,他看着我长大的,受陈叔叔的的鼓励和感染,我考上了大学。”当天正在帮助陈兴旺整理室内物品的大学生杨旋告诉记者,初中时他一段时间学习退步,妈妈就把他领到陈叔叔的店里体验劳动的辛苦。他看到身体残疾的陈叔叔还依然乐观生活、自强不息,对人说话轻言细语的。从那以后,他懂得了刻苦勤奋、自强不息的道理,他的学习又开始好起来,并最终顺利考上大学。
正帮助陈兴旺划篾的郑光玺说,他和陈兴旺是同村人,在这租房照顾孩子上学,没事就来帮一把。“我们村里修路,陈兴旺听到后,主动捐钱,还托班车司机给村里捎了几箱方便面回去,司机看到他挣钱不容易,颇为感动。”久而久之,周围社区居民都被自强、热心的陈兴旺打动,铁匠免费为他供热水,对面药铺经常送药上门,附近居民主动送饭给他,就连社区五保户赵光印都每天为他倒垃圾。
低保补助无着落
由于陈兴旺以前户口在山海村,每年领低保不方便。社区好心人就帮忙把户口迁到了新城社区三组,没想到户口迁移后,低保和残疾人补助费全落了空。社区居民代良香对记者说,当时她帮陈兴旺办理残疾证更换,没想到把一级证换成二级证,后来又托人办理才把证件改回来,这一倒腾到现在两年了没领到一分钱的残疾人补助费。代良香继续说,社区好心人把他拉到镇上申请低保,结果户口时间不够两年,前不久上面审核低保,看到他办了个花圈店,就说有门店的一律不能享受低保。
陈兴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行动不便不能送货上门,所以花圈比一般的都要低一些,别人卖80元,他只卖60元。“我一年房租涨到1.2万元,一天吃药要花60元钱,一个花圈利润才20元,我每天卖出6个花圈才够一天的开支。”陈兴旺说,前几天他由于没钱差点人就没了,幸亏周围社区好心人帮助才勉强活了过来。
采访中,帮助的社区居民都希望相关部门能特事特办,让孤残人陈兴旺吃上低保或五保补助,享受上残疾人生活补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