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李治军 叶竹虎)“原名‘乱柴沟’,交通不便出行难,乱长柴禾人无钱。如今修通水泥路,村民出行不再难;农副产品运出山,群众从此能挣钱……”近日,商南县过风楼镇双垣村乱柴沟组村民自发地在该组中心位置立了一块石头,刻下上述文字,并将组名改为“揽财沟”,以此表达对包扶干部的感谢。
今年4月,“双包双促”攻坚扶贫启动后,县直机关工委在民情大走访中了解到,包扶的过风楼镇双垣村跨丹江的便民钢缆桥被冲毁后,迟迟没有重修,严重阻碍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也因此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对此,包扶单位决定从小事做起,用办实事来赢得群众理解支持。他们进村入户与村民“拉家常、套近乎,了解群众的困难”,积极跑部门,争取重修该村跨丹江便民桥,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修通秧田沟、后山、乱柴沟3个组的水泥路。
看到县水务部门技术员在村里踏勘、规划饮水工程,听说县交通部门已经为便民桥立了项,村民们觉得包扶干部真是“来办实事”的,先前的抵触情绪消除了。在给乱柴沟等组修1.5公里水泥路时,由于没项目缺资金,该村召开会议决定由村上拿一点,包扶单位筹一点,村民集资5万元搞建设,8月底,水泥路很快就铺好了。除了给村集体办实事,6名包扶干部想方设法帮助所包扶的8户贫困户。村民刘周龙投资120万元建成了生猪养殖场,后因资金链断裂,由富裕户变成贫困户。包扶干部帮他从农商银行争取到贷款20万元,从畜牧部门协调资金20万元,购进了110头能繁母猪,明年2月将下猪崽开始收益。沟里山坡广、地多,他们就动员农户多种红薯用来养猪,放养山羊,种花生,栽种木耳、香菇,“靠山吃山”,逐步把乱柴沟变成了“揽财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