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显本色
从军人到警察,虽然“隔行”,但对史书民来说却并未”隔山“。商镇派出所是史书民从警后的第一站,到岗之后,史书民又投入到办案技巧的钻研当中,并迅速地成为了业务骨干。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即便脱下军装,史书民的军人本色也并未褪去。在商镇工作了5年,因庾岭派出所人手不够,史书民来到了庾岭。庾岭镇是丹凤县最北部的一个乡镇,离县城有近40公里的路程,海拔1500米,冬天的气温经常都在零下10多度。“早上起来挤牙膏都要先用热水烫一下,不然都挤不出来。”史书民说,庾岭派出所里加上史书民总共就3个人,自从他来到这里,几乎就不再有节假日,6年的时间从未能在家里过个年。2009年春节,为了能陪妻子、孩子过个团圆年,史书民干脆把母子俩接到了所上,过完除夕,不忍心看孩子在那里受冻,又让娘俩回到了县城,自己一人继续在所里值班。
从部队复员回来多年,早起的习惯史书民一直保持着。2011年,史书民又被调到了铁峪铺派出所,自此,他又成了铁峪铺派出所早上的”闹铃“。每天早上6点多,他第一个起床,然而开始锻炼,随后这一习惯”传染“给了所里的每一个同事,于是早操便成了所里每天工作的开始。部队上着军装,警营里穿警服,只要是在岗位上,史书民从未换过常服,而他在仪容仪表上也严格要求着所里的每位警员。”仪容仪表看着是小事,其实直接影响着队伍管理,我让大家做的,我必须第一个做到才行。“史书民说。
基层工作多而琐碎,史书民担负着信访、经侦、宣传报道等多项工作,但不管负责再多的工作,他总是会亲力亲为。2014年2月的一个夜里,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武关镇梅庄村当地两户人家因林权发生纠纷,村调委会调解失败后,一方纠结十几人赶到另一方家里欲行凶闹事。史书民得知后立即带领值班民警顶着大雪连夜赶往梅庄村控制事态、调查案情。
近几年,铁峪铺派出所的信访、宣传等工作在全局考核里总是名列前茅,而这些都离不开史书民的辛勤付出。所里的领导班子在信访工作上摸索出一些好的工作作法,他加班加点地逐一总结出来,按要求上报给县局,市公安局、省公安厅看到后都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并在各自的网站上进行了转载。
常年艰苦的基层工作让风湿、高血压等疾病都缠上了他,但他并没有因病懈怠工作,总是身先士卒,走在前头、干在前头。所长王荣告诉记者,因史书民在所里突出的工作成绩,每年县局在评功评先进时,所里要推荐他,他都把机会留给其他人。说到这些,史书民淡淡地一笑,“我是一名军人,军人就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虽然退伍了,但军人的品质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