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马泽平)30年前,洛南县景村镇陈秋生、党英存、向新平一起参军保家卫国,前往老山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打仗前,三个乡党一起承诺:若有意外,相互为对方父母尽孝。没想到,向新平光荣牺牲。幸运活下来的陈秋生、党英存于1985年退伍回来,履行承诺,一坚持就是30年。
老山前线立承诺
11月4日,在景村镇街道社区向发景低矮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正为老人打扫院子的陈秋生。
陈秋生告诉记者,1983年10月,同住景村的党英存、向新平和自己一起参军。1984年4月27日晚,秘密行军前,三人在一起商量:战争残酷,无法预料,若三人中有人出了意外,活下来的要为对方父母尽孝。说完,三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陈秋生介绍,他们三战友刚好都在一个营,党英存是一连炮手,向新平在二连,自己在机枪连。战后,遇到向新平的副班长陈秋生急忙问:“见我乡党没?”副班长哭着告诉他,向新平被炮弹震伤心脏失血过多已经牺牲。那一年,向新平刚刚19岁。
不是亲儿胜亲生
1985年,陈秋生、党英存退伍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已故战友烈士向新平的父母,履行战前三人的承诺。“新平的两个战友回来后直接上家来,开口就管我们叫爸妈,说以后他们就是我们的儿子,这么多年他们真像我的亲儿子一样照顾我们。”采访当天,73岁的向母回忆起当时的场面,仍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当年参军的王兴科、刘科平、李德军等七八个战友听到陈秋生和党英存的故事后,都主动加入照顾两位老人的行列中,他们还约定,每年的正月初一专门上老人家里,陪老人过节。陈秋生感慨说:“其实我们按照老山前线的承诺还做得很不够,特别是刚回来时,经济困难只能干干活、送些粮油。2006年下岗后,一大家子要吃饭,日子过得紧巴,有些时候对爸妈还没有尽到儿子的责任。”
烈士父母不孤单
烈士向新平的父母如今都是70岁的高龄老人,身体不好,向父心脏病很厉害,向母也患脑梗。陈秋生和党英存双亲离世较早,从单位下岗多年的他们,平时就轮换着到向家看望爸妈,帮忙提水、扫地、陪老人聊天,遇到老人有困难,附近五六个战友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2012年,向父患高血压、心脏病不能出远门,向母付香娃想到云南麻栗坡县老山烈士陵园去给儿子扫墓。陈秋生、党英存及其战友主动掏钱凑够路费,圆老人多年梦想。付香娃告诉记者,两周前,她生病住院,不想麻烦几个孩子,结果,党英存到家里知道后,赶快打电话给陈秋生,两人又联系在城里开饭馆的战友王兴科,他们直接把车开到村里,将老人送到医院,并给老人买来营养品。“我们老两口住院那几天,兴科每天坚持给我们送饭,秋生和英存轮换晚上陪我们过夜,我们真的有福气,有这些娃孝敬着,我们晚年一点都不孤单。”付香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