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华崇侍奉敬老院老人吃饭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吉文艳 通讯员 李正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这写的是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的故事。在如今的柞水县杏坪镇双喜村,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办养老院侍奉10个孤寡老人的事迹也同样感天动地。他就是2014年陕西好人、2013年商洛市“十大孝子”、柞水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高华崇。
因修路萌发办养老院
记者从杏坪镇出发,沿色杏路走到铁佛村顺着一条不宽的水泥路上山前行,半山腰上一个“凹”字形的小院子出现在眼前,老人们坐在院子里悠闲地晒着太阳,二楼房顶的栏杆上晒着一床床干净的被褥,刚刚出院的高华崇正在忙着指挥工人修建新厕所。“镇上为了改善老人居住条件,给钱让我修厕所,前一段时间我住院去了,这两天才找人赶紧修。”
我们便和老高交谈起来,知道老高办这个养老院和刚走的云蒙山公路有渊源。这条公路修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了在陡峭的山上修建一条简易的公路,居住在这里的农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开山放炮炸死了两个人,山崖上摔死9人,受伤的就更多了。为了纪念这11条人命,人们在路边的断崖头上立了云蒙山公路工程纪念碑。高华崇参与了这条道路的修建,和他一起修建这条生命线的还有村民汤有胜。汤有胜在修路中受了伤,双目失明,家里只有一个残疾哥哥,很难自己料理生活。路修通后,高华崇经过多方努力为汤有胜争取到120元的伤残补助。因为当时出的都是义务工,国家也没有相关的补助措施。看到大家因为修路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他便萌发了要照顾这些为国家出力的人,要办一个养老院。
倾其家产办敬老院
2003年,高华崇在柞水县民政部门的扶持下在村上建起了双喜敬老院。可是一场无情的洪水让高华崇几个月以来的努力化为乌有。妻子劝他放弃,但是疾病缠身的高华崇却在2004年卖掉了家里的黄豆、玉米和家当,借钱、贷款再次购买了村里的房子办起了敬老院。高华崇把周围11名五保老人全接过来,靠着政府发给五保老人的经费,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和他无亲无故的老人。妻子看到高华崇这么辛苦,和高华崇一起照顾老人,一照顾就是10多年。
“现在媳妇给帮忙做饭,有时候女儿也回来帮忙。我父母过世的比较早,他们就是我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做人的本分。再说县委、县政府对我们这个敬老院挺支持,逢年过节还来慰问,现在老人生活条件也好了,看到老人健康我就很高兴了。”高华崇说。
老人共同的好儿子
“华崇待我比亲娘老子都亲,白天怕我饿着,晚上怕我冻着。”在这里住了9年的老人刘瑞香一提起高华崇就说个不停。9年前刘瑞香和丈夫汤有全常年有病行动不便,膝下无儿无女,高华崇便把他们接到了敬老院。
目前10位老人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5岁了,最小的也58岁。其中3个是智障老人,4个有残疾。每天早上高华崇都要帮助智障老人穿好衣服,然后和妻子一起做早饭,饭好后一碗一碗地端到老人手中。等到老人都吃完后便随意做一点毫无油星的饭,因为食道有病,他已经几年没有吃过油了。天气好的时候把老人床上的被子晾晒到院子里,牵着老人在门前的路上散步。
为了改善老人们的伙食,高华崇还每年养几头猪。隔几天往返几十里路到凤凰镇上给老人们买新鲜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