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程 刚)洛南县大力实施“宣传文化养眼养心”工程,开展“送”文化、“建”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四项文化惠民活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洛南县坚持以“送”文化为主,不断满足广大群众要求,精心举办了“群众路线我先行·服务三农三下乡”惠民示范、“舞动华阳·共筑梦想”群众舞蹈电视大赛等120多场次主题宣传文化惠民活动,积极开展优秀影片放映、社火表演、群众趣味体育活动、民俗文化展示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1000多场次,有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坚持以“建”文化为基,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经过改造的华阳影剧院投入使用,西城区文化体育中心和孔庙文化公园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全县建成了19个镇文化站、9个社区的基层服务点标准化电子阅览室和38个村的农家书屋,为40个行政村、11个社区配送了文化活动器材,农村群众扭秧歌、跳健身舞成为时尚。
坚持以“种”文化为要,不断强化文化落地生根。积极开展基层文化干部培训班和社区广场舞辅导员等公益性培训,在农村、社区中积极推进诗词楹联、歌舞、秦腔、书法、绘画等特色协会建设,搭建各类文化成果展示平台。目前全县拥有各类文艺协会10个,各类文化人才3000多名。围绕打造书画洛南,县上先后举办了一系列书画展览和书画交流活动,涌现出了何伯群、王延年、李志泉、张干翰等一批实力派书画家,目前已有4人加入全国书协,35人加入省书协。
同时,坚持以“育”文化为本,倾力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实施品牌带动工程,积极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舞狮子、踩高跷、静板书表演等吸引力强、群众期待的民俗文化活动,挖掘整理洛南文化品牌、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形成《洛南文化·洛南表达》的地域文化品牌,精心打磨成功演出了秦腔神话剧《沉香》,形成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