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马泽平)11月8日清早,正值晚秋季节,从镇安县城出发,穿过镇云隧道,顺着弯曲的旬河而下,就到了庙沟镇双喜村的凤凰嘴。半山腰上缭绕的薄雾带着丝丝寒意,跨度上百米的旬河滩上,村民正干得热火朝天,柴油发电机、搅拌机、挖掘机隆隆作响,一排排整齐的截河铺就的涵管上,十几名工人正在浇筑水泥。
群众聘请的工地现场监督员、前任村支书董同权乐呵呵地介绍:“再过十几天,河南边上百户人家人老几代的梦想就能实现了。”原来,汉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旬河在养育一河两岸人们的同时,也成了一道天堑制约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多少年来,在汛期当地经常会出现人过了河北,一隔几天不能过河回家的事,秋雨连绵板栗丰收却只能眼看着烂在家里,冬天过排落水是常事。20年前,当地政府修建了简易铁索桥,只能行人不能通车,由于年久失修也成了危桥。受旬河阻隔,河南100多户600多群众常年过着肩挑背扛的生活。“2010年,我和陈支书商量修个过水路面解决通车问题,但是一算得几十万,就放下了。”董同权说。
爬上1.5米高的涵管工作面上,见到了正和群众一起浇筑水泥的该村公选支书陈涛。一脸稚气的小伙子陈涛,说起话来却显得很稳重:“作为村支书,帮助不了龙凤那边600多人修通过水路面的话,我就是不作为。”陈涛说,他每到龙凤沟里去了解民意,听到最多的就是群众希望解决过河难的问题。于是他多次到旬阳小河口考察过水路面,请县上懂建筑的人来查勘,一番预算下来近40万元,他曾犹豫钱从哪儿来。但是多次群众代表会议上,大家修建过水路面的积极性很高,一致要求将龙凤集体拍卖杉林的十几万拿出来修路。在征得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剩下的几十万元,就靠发动村里能人和群众捐款解决了。“那天捐款场面让我很感动。”陈涛说,原龙凤村干部沈维进,听说修过水路面可以圆他当年没实现的梦想后,把自己店里仅有的5万元现金全部捐给了村上,而他第二天去西安进货时靠银行贷款。“双喜村五组贫困户田玉元近80岁了,父子两人都是单身汉,听说修路就背了一挎篮洋芋和南瓜,还带上几块腊肉,并把邹巴巴的300元钱交到我手里,说修路是村里几辈人盼望的大事,再穷都得支持。”10月29日那天的捐款中,包村单位镇安地税局捐资2万元,烟草局和当地政府也慷慨解囊,就连邻村的不少人听到消息后都主动到场捐款,当天筹得善款23万多元,这在当地是绝无仅有的事。
采访中,从龙凤运送烤烟过河的陈义海,三轮车陷进了距工地100米的上游旬河里。他到工地来,请村民帮忙去河里推车,看到马上就要建好的过水路面十分兴奋。他说:“过水路面修通后,我就不再受这苦了。村里能通车了,群众发展烤烟和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庙沟镇党委书记汪盛林介绍说,凤凰嘴架旬河大桥跨度大要花上千万不可能,修过水路面又没法立项,双喜村没靠上面一点项目资金支持修通这过水路面,圆了很多群众的出行梦,很不容易。通行问题解决了,镇上将充分利用龙凤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烤烟、魔芋、板栗、茶叶产业,发展中药材种植,尽快带领群众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