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谭显根 李 广 陈风军)近日,镇安文物管理部门在镇安县的岩石上发现一处唐“贞元”年间题记,距今已有1229年,字迹较为清晰,但后面的20余字已经风化难以辨认。
这处唐代题记位于旬河西岸,题记镌刻在靠近岸边的峭壁上。岩石上的题记面幅宽70厘米,高50厘米,首行镌刻出“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受岩面裂痕的影响,向右挪移20余厘米重新刻凿了一遍“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字样。可惜的是,后面还凿有20余字,因岩壁风化剥蚀等原因碑文难以识读。能够确认的只有“贞元十四年十二月□此桥施主□□二月荣□业□□□此□□书记”。“贞元十四年”是公元785年,可以确定这处题记距今已1229年。
在此题记上部,还有一处明代题记,字迹基本清晰,是“景泰三年七月十日发心修桥,善士孟刚,石匠付□春、付斌”。题记时代为公元1453年,距今561年。距这里南面10余米远的岩壁上,发现过另一处上下两层的题记,时间也是“贞元十四年”。
据文物工作人员介绍,旬河沿岸有栈道的痕迹,不少栈孔内还残留着断损的石桩,还有纤夫拉船勒磨留下的凹槽痕迹。旬河曾有过悠久的船运史,旬河流域在比较早的时候就已经是连贯汉水流域的一条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子午道支线,这些题记可能此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