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勤于学习、善于发现的人眼里,机遇无处不在。1997年,当皮包生意正如火如荼的时候,李庆辉发现太要一家卖香酥鸡的小商贩生意特别火爆。买回一只香酥鸡一尝,果然美味无比。他便决定要做这个生意。他将皮包店交给妻子打理,先后到河南洛阳、三门峡市寻求特色香酥童子鸡店,最终在三门峡市的一家店里交了5000元的学费,当起了学徒。两个月后,他掌握了做香酥童子鸡的全部技术,回到太要镇,办起了一家香酥童子鸡店。刚开始生意好,很赚钱。可不到半年,小小的太要镇一下子出现了6家同样的鸡店,大家打起了价格战。李庆辉决定回商洛卖香酥童子鸡。
艰苦创业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1999年10月底,李庆辉的香酥童子鸡店在商州顺利开张。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后,他把最初做的有南方特色的微甜香酥鸡成功演变成符合商洛人口味的麻辣香酥鸡。凭着味美质优的特点,他迅速占领了市区很大一部分市场。针对农村宴席适时推出特价鸡、送货上门等活动,叩开了农村市场,受到了广大食客的称赞。
2009年,一个属于李庆辉自己的餐饮品牌、名为“锦娘绿色厨房”的餐馆应运而生了。李庆辉以“绿色”为基本要求,想方设法取掉市场上流行的各种菜品、面点里的添加剂,刻意寻求少油少盐和传统的制作方法,以求保持食物本身的美味,让人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用白粮熬制糖浆可以代替色素,但是所需工时长,成本高。”当店里的大厨这样告诉李庆辉时,他毫不犹豫的说:“好,就这么办了!”“市场上的豆芽有毒不能吃,但自己生豆芽很麻烦。”厨师和他商量。李庆辉大手一挥,“再麻烦都要自己生,决不能用有害的原料给客人做菜。”于是,在他的餐馆里,卖出的都是用传统的方法做出来的不带色素的酱香排骨,用大瓦罐生出来的绿色豆芽。而且,李庆辉还将操作间做成透明的,让客人能清清楚楚的看到整个食品的做成过程,吃的更安心。
李庆辉从原料的采购、清洗、制作,都严把质量关,做纯天然绿色食品。李庆辉说:“店用的面粉一直都是从户县一面粉加工厂运回不加任何添加剂的,蔬菜都是预约定点乡下菜农的,豆腐、凉粉、冻肉等都是自己从农村收购回来的原材料手工作坊里做的。”对于厨师李庆辉更是要求颇多,不允许滥用调料,不以油多料重提升菜味……如此多的要求,以至于店里的师傅常常走马灯似的更换,但李庆辉经营绿色餐饮的目标一直都没有变。2014年,他又瞅准商机,在商州城区开办了两家倡导绿色健康饮食的“红薯坊”快餐店,生意依旧火爆。
“做餐饮一定要讲诚信,小得靠智,大得靠德。做人做事要以德为先,餐饮业绝大部分客源来自回头客,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用细节为顾客提供贴心服务,让顾客自己去感觉好。”说这句话时,李庆辉的境界显然已经超出世俗的赚钱模式,从营利意识升级到品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