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龙驹老街照相馆

龙驹老街照相馆

2015-01-08 09:28:06


  下乡照相,贺德善和他的同事们几乎跑遍了丹凤境内的沟沟叉叉。龙潭、庾岭等几个水库跑遍了,当年去往峦庄的路还是原始森林他们就去了,冬天羊肠小道上结满了冰溜子他们干脆就坐在地上滑着去目的地。“每到一个地方,老人照、小孩照、全家福,到一个村子就得留下来,照完才能走哩。”贺德善描述道,经常是白天一整天都在紧张拍照,到了晚上自己要创造一个暗室出来,冲洗胶卷。洗好的照片要跟白天记好的名字一一核对好,装在袋子里才算完工。“群众对我们好得很,还记得那年在马家坪照相,老乡们为了表示感谢,吃过饭后把白瓜子往锅里一烤,那热闹劲和瓜子的香味到现在我还常想起。”
  经常下乡,让贺德善没法照顾家人。妻子张淑引当时在丹凤饭店工作,工作时间也是一分钟不能耽误。三个孩子没人照看时,便只能寄养在别人的家里。“无论是天晴、下雨还是下雪,他是上面一叫立马就背着照相机走的。但是我理解,从不阻拦。”张淑引说。
  扫不尽的瓜子皮
  上世纪80年代末个体经济兴起,1989年贺德善与其他3个同事先后在丹凤县城里开起了4家个人经营的照相馆。这一批照相馆虽然现在只留有贺德善这一家,但是它们的红火见证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
  张淑引回忆道,刚开始开起这个照相馆时,他们夫妇俩心里也没有底,到处宣传让大家先知道他们的照相馆。“我老伴经常说,要照一张好照片,要想办法让人表情自然,不紧张,让人微笑,他照相时经常会跟人说笑,让气氛轻松下来。所以他照出来的照片经常被大家夸影像逼真、艺术性高。”张淑引说,凭借着贺德善精湛的技艺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名气打了出去,很多单位都找他去拍大合影。“拍大合影时,要把层次分开,而且每个人的眼睛都不能闭上。”贺德善说,丹凤县工商局还曾送给他“信得过照相馆”的荣誉称号,“人家信任我,是我的光荣,也是责任。不管是大生意还是洗小像一张5分的小钱,我都认真给大家干好。”谈起整个照相生涯中最感觉光荣的事情,贺德善老人说,让他最为激动还是温家宝总理来老君殿时,他也在摄影师的队伍中。“合完影,总理与我们每个人握手,真诚地说感谢摄影师们辛苦劳动。总理的感谢与群众的认可,对我来说是无上的荣誉。”
  贺德善说,照相馆平时也接一些外拍、婚庆摄像等红白喜事,还有照片冲洗,主要以室内拍摄为主。“最红火的时候,春节照全家福的人坐着等的时候,在照相馆里嗑瓜子,瓜子皮扫都扫不过来。”生意越来越好,贺德善的照相机也不停地更新换代以跟上时代的发展。1999年在小儿子的帮助下他换了第一台彩色胶卷照相机,2005年更换成数码照相机,至此他已经前后更换了数十台照相机。
  光影里的照相馆
  就在记者拜访贺德善老人的前几天,曾经担任丹凤县龙驹寨镇下湾小学校长的刘学芳,拿着大儿子还在读幼儿园时的照片来找贺德善帮忙翻新。“这是老朋友啦,我们坐在这间小照相馆里高兴地谈天,以前的事情都历历在目。”贺德善说,这间老照相馆里留下了很多人太多美好的回忆,每一个布景可能都牵动着一份思绪。很多生活在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在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留下一张影像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的珍贵,也正因为这样,大家尊敬摄影师、崇拜摄影师,这份工作也让他交到了很多朋友。“现在已经不靠照相馆挣钱了,开着就是因为干了一辈子了割舍不下,也给大家留一个念想,还有很多人经常会找来看看。”
  如今,一个普通家庭拥有一部照相机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人们对进照相馆的那种憧憬逐渐消失。加上数码技术的发展,古老的冲印方式也在迅速被取代,老照相馆同它老化的机器一起,可能最终要归入生活的博物馆中。但是那些集结在这里的光影的故事,每一张笑脸,都值得记忆。

  • 相关阅读
  • 创造奇迹的残疾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赵晓翔 赵崇启)张章,2岁时失去母亲,26岁时因意外截瘫,腰部以下失去知觉。张章依靠顽强毅力,坚持强化训练,不但创造了奇迹,使仅有1/10万分之一恢复可能的双腿恢复了知觉,日常生活基...

    时间:01-08
  • 流岭深处的留守儿童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李 亮 见习记者 董 楠 摄)在商州与山阳交界的流岭深处有一座当地最漂亮的建筑—流岭槽小学。由于群众外迁、外出打工等原因,学校学生在一天天减少,六个年级仅有六十多名学生...

    时间:01-08
  • 只有老人的村落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王 涛)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重重山峦,照耀在石灰槽村的时候,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了。虽然是冬季,但是劈柴、喂猪、种庄稼等农活一年四季从来不间断。偶尔闲下来的老人...

    时间:01-08
  • 龙山文化遗址应加强保护

      商洛日报(读者:陈囿余)我叫陈囿余,现年59岁,住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龙山村一组,(原陈家涧自然村)农民。   由于党的政策好,我们农民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在打工之余也看了些书,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

    时间:01-08
  • 凤凰古镇道路为何常拥堵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马泽平)柞水县凤凰古镇以旅游享誉省内外,唯一一条交通要道307省道绕古镇而过,但是这一段路却经常出现“肠梗阻”,让过往司机抱怨不至。1月3日,正值凤凰古镇旅游淡季,...

    时间:01-08
  • 煤炭取暖中毒再敲安全警钟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马泽平)每到冬季,我市农村不少群众煤炭取暖,因使用方法不当而导致的煤气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近日,商南县试马镇荆家河村村民因将烧好的煤炭火放进卧室里取暖,并将门窗紧闭后,致使...

    时间:01-08
  • 商南有了首个“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黄开水 李治军)日前,笔者从省总工会获悉,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被省总工会命名为“陕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全省首批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商洛市唯一获...

    时间:01-08
  • 山阳今年将投资6亿建设移民安置点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耿 冬)笔者近日从山阳县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集中开工仪式上获悉:2015年,山阳县将完成搬迁3000户,总投资6.15亿元。按照市移民办规定:“集中安置率必须达到95%以上,从严控制100...

    时间:01-08
  • 十里坪镇加强服务促发展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孙传卿 郭少敏)走进冬日的商南县十里坪镇,天空湛蓝,阳光通透,暖意融融。这里的老百姓们个个面带笑容,他们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人间胜地,无忧无虑,生活别有一番滋味。白鲁础村一名...

    时间:01-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