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雇佣了五个村里人,雇佣的人负责在家里做,他和妻子将做好的豆腐干拉到城里卖。汪苏民专门买了一辆面包车,县城附近、商州、丹凤去卖,但常常是做出来的多,卖出去的少。自己的豆腐干口味极佳,可为什么很难销售?打听之后,他才明白,因为他的豆腐干没有认证,所以很难取得市场的认可。之后,在县农业局的帮助下,汪苏民的豆腐干参加了那一年的农高会。自此,他的“品誉佳源”豆腐干为人知晓。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随着豆腐干生意越做越好,汪苏民和妻子合计着要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人致富。他们借着县上把村里定为一村一品专业村之际,吸收本村生产加工户汪学军、周郭代等人,成立了洛源镇“品誉佳源”豆制品专业合作社,带领本村50多家豆制品加工户,采购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改进技术,拓宽销售渠道。“我们自己富了不算富,要让村里的人跟着我们走向富裕,这才是我要的。”汪苏民说。
如今,汪苏民的厂里已经吸纳了腰庄村七八十个劳动力。“我以前是搞建筑的,因为车祸腿落了残疾,不能在做别的活,汪老板知道后,让我来他这里干。”54岁的刘顺民来到这里已经四年了,边说边熟练地将装袋的豆腐干放进杀菌箱进行杀菌。
腰庄村村民贺彦水原来常年以种粮食为生,收入微薄。2011年10月,他主动申请加入汪苏民的合作社。考虑到他刚开始发展豆腐干产业,汪苏民多次到他家亲自指导和帮助。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发展,他掌握了豆腐干生产技术。现在,他逢人就说:“多亏了苏民的合作社,才让我找到了致富的好门路。”在汪苏民的带领下,乡亲们纷纷加入合作社,走上了致富路。
“我们没有太大的设想,只想脚踏实地的做好现在的每一步。如果有一天厂子发展好了,我打算再养些羊,用豆渣喂羊,羊粪用来当肥料,在地里种豆子,用自家种的豆子来加工豆浆做豆腐干,形成一个循环经济。”汪苏民说。
诚实守信打开市场
“有一次,一个镇安的商家打电话来要我们一车的货,我们都有点不敢相信,可还是拉着货到了镇安,结果对方当场就给了钱。他们还说,因为之前在商州吃过我们的豆腐干,觉得口感好,而且听说苏民做生意讲得是诚信,跟他做生意放心。”刘顺民说。
如今汪苏民的“品誉佳源”豆腐干已经成功占领了市场,不但专供商洛乃至陕西境内的一些土特产商店,而且已经进驻很多大城市的商场超市。“看着老百姓富了高兴的样子,我就更加有信心有动力,一定要带领他们把合作社做大做好。”汪苏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