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商山四皓传承人

商山四皓传承人

2015-02-05 09:28:51


  老杨说,这几年,自己平均每年都要接待游客四五千人次,最多时一天接待了八批游客,忙地不易乐乎,倒也感到充实和满足。
  每次都有新内容
  “听老杨讲商山四皓的历史,每次都有新内容!让他睡一觉醒来即刻讲,他也能娓娓道来!”经常来商山四皓墓文管所的县上一些工作人员都有这样一个认识,别的文物单位的解说词总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多少年过去了还是老一套,但老杨讲商山四皓,每次总会挖掘出新的东西,而且讲起来轻车熟路。
  “汉史博大精深、内容非常丰富,我讲的不及五分之一。处处留心皆学问,现在但凡有关汉史方面的知识,我都会留意。现在我讲的,很多东西都是拾来的。”杨老谦虚地说。
  现在的知识更新快,信息传递快,自己成天要在这儿讲,就得不断学习,老杨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学习,雷打不动。常年的积累,使他对有关四皓知识了如指掌。现如今的老杨,俨然成为研究四皓文化的半个专家。
  “愿意待在这里,是因为我喜欢!”老杨说,“四皓是商洛的名片。四皓思想影响了很多代商洛人,四皓思想的传承也是我们每一个商洛人的责任。如今,我市在发展旅游,也需要更多的商洛人在熟悉商山四皓历史文化后,向更多的外地人宣传推介商洛。所以,凡是有学生、军人等年轻人来这里,我都会特别认真地讲解,好让他们向外地人宣传推介商洛和丹凤!”
  杨忠录25年来吃住在文管所,已经成为商山四皓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研究四皓文化,四皓文化也在熏陶着他、影响着他。
  现在,每天在这静谧的陵园里,看书、讲解、务花、雕刻,已经成为他的生活规律,老杨也早已经感染了“四皓”恬淡的“品性”。

  • 相关阅读
  • 这个冬天, 你在老家还好吗

    炕门里的熊熊火焰照亮了何万民与刘秋云夫妇的笑脸花白胡子的赵恩老人靠着柴垛悠闲地听着秦腔戏天气暖和了,何长财一边晒太阳,一边收拾挖回来的药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本报记者 刘少鸿 左 京 李 亮...

    时间:02-05
  • 瓦房口镇有了森林卫士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通讯员 陈永富 记者 杨 鑫)柞水县瓦房口镇山大沟深,地势险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扑救十分困难,针对严峻的防火形势,镇上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民兵预备役、青年干部等50人组成的防火、扑火...

    时间:02-05
  • 夫妻铁匠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见习记者 陈 琛 记者 肖 云)走在洛南县石坡镇的街道上,老远就能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循着声音走近发现是间破旧的土屋,门上挂着“铁匠社”三个大字,52岁的赵旭...

    时间:02-05
  • 腊月镇安春联市场见闻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谢云涛)从农历腊月初开始,平日安静的镇安山城陡添了许多新年的气氛,作为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春联购销两旺,笔者在县城中心广场、十字路口及南新街等多处进行探访,今年镇安县城春联市...

    时间:02-05
  • 天竺山镇大力发展食用菌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常 哲 杨爱胜)山阳县天竺山镇加快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2014年实施的新农村每村各发展袋料香菇10万袋,农民从事产业经营的户均收入达到2万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   该镇规定凡...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