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这个冬天, 你在老家还好吗

这个冬天, 你在老家还好吗

2015-02-05 09:10:09

炕门里的熊熊火焰照亮了何万民与刘秋云夫妇的笑脸

炕门里的熊熊火焰照亮了何万民与刘秋云夫妇的笑脸

花白胡子的赵恩老人靠着柴垛悠闲地听着秦腔戏

花白胡子的赵恩老人靠着柴垛悠闲地听着秦腔戏

天气暖和了,何长财一边晒太阳,一边收拾挖回来的药材。

天气暖和了,何长财一边晒太阳,一边收拾挖回来的药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本报记者 刘少鸿 左 京 李 亮)萧萧冬日,偏僻山村的景象更显寂寞冷清。寻遍山岭,能见到的,几乎都是老人了。这样的感受在心海中淤积成渚,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愫萦绕期间。商州区北宽坪镇郭湾村,一条大山沟,里面枝枝岔岔,小沟纵横,山岭耸立。村支书董兴华忧虑地告诉记者,498户人家中有30多户为留守老人,且居住十分偏远分散,常日不见生人。寻访这些大山深处的留守老人,我们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冬天,他们在家里暖和吗?一路行来,感受到的有欣慰、有辛酸、有无奈,也有喜忧参半的期待与守候。“其实,这些留守老人的衣食住行基本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人是需要交流的,在这么一种环境里,他们内心世界里真实的状态和需求,我们能够真正休味得到么!”随行的北宽坪镇党委副书记郭志强如是讲道。从老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到这样一句话:远方的孩子,阳光与柴火温暖的是身体,亲情却能温暖心灵。
  炕门火温暖你我
  爬过一段蜿蜒陡峭的山梁,我们来到了郭湾村山塬组村民何万民的家。推开低矮的木门,妻子刘秋云正在光线灰暗的厨房里准备一天中最重要的下午饭,案板上面团已经揉好,就等着擀面了。在刘秋云身后的土墙上,炕门洞里的火焰在何万民的拨弄下熊熊燃起,火光把他的脸照得通红。由于长期被烟熏,土墙上留下一片黑色的印记,一个破草帽和笤帚就挂在旁边。柴火燃烧时发出的吱吱声响,衬托得这山村小屋安静又温馨。“不等到天冷,老伴就早早把柴火整整齐齐堆满院子了。我们这山里头冬天都是靠炕门取暖的,既烤了火,又有热炕可以睡,从早暖到晚,一举两得嘛。”刘秋云笑着说道。
  小厨房外,宽敞干净的场院里,一座气派的砖瓦房矗立其间。端来小板凳,老两口与记者拉起了家常。“别看现在这么大的屋里只有我两个人,如果全家聚齐了大大小小要12口人哩。”69岁的何万民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有3个儿子,5个孙子,最大的孙子已经19岁了。大儿子何志清初中毕业后成为一名配菜师,经过多年打拼,把家安在了西安。二儿子何志刚如今在陕北经营着一家超市,自己当起了老板。“小儿子跟儿媳妇也在西安生活,也都有娃啦。媳妇坐月子的时候我和老伴去照看了两个月。”何万民不好意思地说,这已经打破了他们在城里居住的最长记录了。两个月后儿媳妇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他们老两口像逃跑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大山里。“娃们都孝顺得很,在城里吃得好也住得好,但是在那儿没人说话,闲得心慌。回来以后,觉着空气也好,咋样都是舒服的。”何万民说,儿子们给他买了手机,每周都能接到好几通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缺啥少啥。但他们很少给儿子打电话,只在有事的时候主动打上一次,老人不愿意麻烦工作繁忙的儿子儿媳。“老二的电话最多,他比较闲,他哥他弟都是给人家打工哩,有啥事找他的多些。”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商山四皓传承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李小龙 王尚锋 王涛)他,不是专家学者,却能将“四皓”的历史娓娓道来;他,每天站迎八方游客,脸上却从不失微笑和亲切;他,放弃城里工作生活,独自坚守文物点25...

    时间:02-05
  • 瓦房口镇有了森林卫士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通讯员 陈永富 记者 杨 鑫)柞水县瓦房口镇山大沟深,地势险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扑救十分困难,针对严峻的防火形势,镇上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民兵预备役、青年干部等50人组成的防火、扑火...

    时间:02-05
  • 夫妻铁匠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见习记者 陈 琛 记者 肖 云)走在洛南县石坡镇的街道上,老远就能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循着声音走近发现是间破旧的土屋,门上挂着“铁匠社”三个大字,52岁的赵旭...

    时间:02-05
  • 腊月镇安春联市场见闻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谢云涛)从农历腊月初开始,平日安静的镇安山城陡添了许多新年的气氛,作为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春联购销两旺,笔者在县城中心广场、十字路口及南新街等多处进行探访,今年镇安县城春联市...

    时间:02-05
  • 天竺山镇大力发展食用菌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常 哲 杨爱胜)山阳县天竺山镇加快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2014年实施的新农村每村各发展袋料香菇10万袋,农民从事产业经营的户均收入达到2万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   该镇规定凡...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