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带领乡亲共圆致富梦

带领乡亲共圆致富梦

2015-03-10 09:31:37

竹沁园吸纳了周围六七十个农民在此务工

  王诗建的技术创新
  3月6日,在竹沁园的日光温室里,记者看到几笼采摘好的西红柿,每个都个大且色泽好,忙碌的技术员正在整修一旁侧芽,他边忙碌边说:“种蔬菜就像养娃一样,必须得悉心照顾才能结出好果子。”
  竹沁园里现有4个技术员,已经不是当初从山东聘请的技术员了。原本王健辉聘请山东技术员来时,考虑到他们经验丰富,技术成熟,没想到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差异,他们来之后,培育出的蔬菜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致使竹沁园成立之初一度发展缓慢。后来,王健辉高薪聘请了家住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的王诗建,担任园区的技术总监,园区在发展上才有了大的改观。
  王诗建,今年52岁。自高中毕业起,就开始研究种植大棚菜,从1982年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时间,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最早是自学加上政府提供的多次培训,我才在种植大棚菜方面有了一些方法和经验。”王诗建说。3年前,王诗建刚来时,就提出要以种植大众化蔬菜为主,在保质量的基础上增销量。几年来,在他和其他技术员的努力下,在王健辉的管理下,园区每年都有盈余,发展一直都很好。
  直到去年,王诗建发现,传统的种植已不再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不断的创新和思考下,他大胆提出了立体种植的思路。为了减少风险和损失,园区先用一个棚做实验,发展4层立体栽培。在最高层搭葡萄架种植葡萄,中间栽种草莓,种植草莓的架子下进行食用菌繁殖,在食用菌下的土壤里再种上猪苓和天麻等中药材,以达到空间的充分利用。“如果试种下来的效果好,整个园区将大面积推用,这也是园区发展上一个大的技术创新。”王诗建说,“走一步看一步吧,有问题就一个个解决,相信会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太阳照射下的竹沁园一角

太阳照射下的竹沁园一角

  村民的新盼头
  竹沁园成立至现在,已经吸纳了房店村7个组的五六十个村民在此务工,参与合作社的也有五六十户。村民在此打工的月收入都在一千元以上,有土地流转进来的,每年还能拿到每亩地一千元的租金,村里的群众都高兴不已。
  在竹沁园务工的村民乔兴民今年已是70岁,精神状态非常好,他说这都是在这里干活的功劳,因为心情好,所以身体也非常棒。乔兴民的孩子都外出打工,只有他和老伴呆在家里,他知道,像他和老伴这样的年龄,出去找活没一个人愿意收。他也从没有想过这辈子能挣上工资。现在他和老伴都在园区上班,“我一个月在这干活挣1500元钱,我老伴挣1050元钱,加上土地一年的租金,我们两口一年到头能收入3万元。”乔兴民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房店村的房红芳也在园区上班,她今年40岁了,丈夫在外上班,她一直在家里照看娃,除过干农活外,就是做饭洗衣,在家里没一点收入。自从在竹沁园上班后,她既有了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也照顾了娃和家里。
  “没有大棚菜,到哪去挣钱,还真得感谢这个园区呢。”听到记者采访,正在不远处干活的李应霞赶紧凑过来说出她的感受,从她的脸上就能看出四个字“神采奕奕”。她算了一笔账,原先在家务农,家里几亩地一年到头拼死拼活收入不到两千元,除过化肥成本和种子,所剩无几,更不用说人力了。李应霞家里一共8口人,既要照顾老的又要照顾小的,根本抽不开身出去打工,没有读过书的她只能呆在家里靠种粮食生活,用她的话说,她做梦都没有想到别人能给自己发钱。从2013年开始,李应霞就在园区帮忙,自己家也有一些地被流转了进来,每年也发给一些租金,光租金就能达到原先务农的收入。“村里有些人的地没有被流转进来,还很羡慕我呢。”朴实的她直言不讳地说道。前不久,她的孩子盖房,她先后拿出来一万多元钱帮忙,她告诉记者,这都是在园区挣下的,她平时比较节省,舍不得花,都给娃花了。“既把钱挣了,心里也高兴了,和一帮子干活的姐妹说说笑笑,生活变得特别有盼头。”走时,李应霞还笑呵呵地说着。

  • 相关阅读
  • 一个残疾人的自强路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左 京 吉文艳)见惯了街道角落间散落的手机维修店,却鲜有耳闻一位手机维修师傅可以将自己的事业做到加盟连锁店遍布商洛六县一区,拿到17个手机品牌的授权维修资格。肖波,39...

    时间:03-10
  • 在打工中追寻梦想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王 涛)为了早日奔向梦中的小康,他们挤进南下的车厢;坐在窗口,背朝着南方,脸朝着家乡;渐行渐远,人向远方,心留家乡。小康?婚房?想着这些,微笑漾在脸上。在商洛,每年...

    时间:03-10
  • 洛南掀起农民工回乡创业潮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通讯员 王志锋 记者 李 亮)致富能人回乡创业   “合作创业金土地,携手共筑小康梦,横批为共同富裕”;“春回云雁归,丰年喜盈门,横批为小康人家”。这是全国优秀...

    时间:03-10
  • 商州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张雪平 叶学斌)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掌握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服务需求,商州区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活动,从1月1日起,区调查人员已进村入户...

    时间:03-10
  • 山里农民关注全国“两会”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魏 华)3月5日,正值元宵佳节,尽管春寒料峭,在镇安县回龙镇宏丰村村民寇忠德的家里却温暖如春,今年比以往的元宵节更要热闹,一家六口和邻家三位老人坐在沙发上,嗑...

    时间:03-10
  • 带着愿望再启程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陈波 谢非)3月6日,农历正月十六。元宵节过后,市汽车站迎来客流高峰期。在售票厅内,返城农民工排起了长龙。皮箱、蛇皮袋子、各种大小包构成了这一群体最显著的特征。年过完了,他们又要...

    时间:03-10
  • 太子坪村获国家“宜居村庄示范”称号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孙传卿 上官呈 秦 孟)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宜居小镇、宜居村庄示范名单,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子坪村荣膺“宜居村庄示范”称号,成为我市唯一入选的国家宜...

    时间:03-10
  • 丹凤构建“串珠状”旅游格局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樊利仁)丹凤县紧紧围绕“山水美、城镇美、乡村美、生活美”四大目标,创新人文旅游工作思路,探索走“串珠状”发展路子,在棣花、竹林关、武关、商镇、龙驹等镇打造...

    时间:03-10
  • 镇安改善人文环境增强发展实力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谭显根 柯贤喜)镇安县以提升干群文明素质为重要目标,打造一流的文化共享网络和公共文化活动体系,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实现了县域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助推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