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具有年代特色的石磨
顾客在土炕上品茶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记者 王涛 杨森)“报告,首长请指示!”“是,立即执行!”这一幕不是演电影,而是出现在城郊的一家火锅店。这家店的老板叫姜丹枫,是一位80后,凭着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和出色的创意,在城郊任塬村开了一家红色主题火锅店,从芦苇墙、发报机、台式电话到服务员,清一色的红色经典装饰风格,让吃饭的人们不仅享受到了美食的乐趣,也让人们回忆起曾经的激情岁月。
穷人孩子早当家
姜丹枫的老家在丹凤县桃花铺镇油房村,父母都是农民,以种几亩薄地为生。他还记得,小的时候上学,家里连一条红领巾都买不起。看着一天到晚操劳的父母,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祈祷赶快长大,长大了就能出去打工挣钱,让家里的生活可以宽裕一点。
上小学6年级的下半年,姜丹枫出去打工的想法更加浓烈。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从家里悄悄地拿出100块钱跑到了金矿上打工,此时,他只有12岁。在金矿上他遇到了一位商洛老乡,看他年龄小,老乡就请他帮忙带孩子,姜丹枫虽然年龄不大,但做事却十分认真,帮老乡带孩子期间,深得老乡喜欢,几个月后给了他400块钱,建议他回家继续上学。然而,他并没有听老乡的劝告,回到家里时间不长,他再次踏上了打工的路途。
这次,姜丹枫进入的是餐饮行业,并且一干就是10多年。由于他能吃苦、爱学习,深受餐厅老板赏识,由最初的端菜服务员到主管,最后升任为副总。他自知文化水平有限,与别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于是,他抓紧时间向餐饮业一些成功的人士请教,自己也花钱参加一些经营管理和餐饮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久而久之,他成了该餐饮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一度年薪达到了18万元。
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和管理经验,姜丹枫萌发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回家乡施展抱负
父母成了留守老人,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在外漂泊多年的姜丹枫始终在心里惦记着家乡的父母乡亲。2014年底,姜丹枫回到家乡开始再次创业。
此次创业,姜丹枫决定还从他熟悉的餐饮行业开始。于是,一家具有红色特点的主题火锅店在姜丹枫的脑海初见雏形。
作为一名80后,却有着浓厚的红色情怀,于是“老村长”火锅店就诞生了,他也想以此种店面文化让人感受到对过去乡村干部勤劳、致富、朴实的一种追忆。与此同时,打字机、铁锅、土灶等相继在“老村长”店里诞生。店里播放的红色歌曲也让顾客一下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创业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达到姜丹枫理想中的火锅店,他在网上四处寻找具有红色经典气息的餐具、照片、音乐,又从四乡八野寻找具有商洛本土气息的石磨、芦苇席等。一番忙碌下来,一段时间姜丹枫身上甚至连几十块钱都拿不出来。让他欣慰的是,终于在今年年初,他的火锅店开业了。
在姜丹枫的火锅店,“黑龙口、沙河子、龙驹寨、二龙山”等一批具有商洛本土特色的包间每天客人络绎不绝,人们为了享受这一特色,甚至有食客长时间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