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家的帮助下,他结合实际,成功地繁育出一代代可爱的野猪崽。随着时间的推移,邢金明在两条山沟荒无人烟的地方终于掘出了第一桶金。几年前,他的绿色野猪养殖收入已有上十万元,这让坚守深山沟8年的全家人看到了绿色生态野猪养殖的希望之路。
壮大产业正当时
2014年,邢金明养殖的野猪存养量达到百余头,一年收入七八万,再加上散养的野兔、野鸡、土鸣、大雁鹅等,一年收入已达上十万。
经济稍微缓解后,邢金明又萌生了一个更大的想法,就是带领群众一起致富。“前几天的一件事让我想去带领周围的群众一起致富。”邢金明介绍,不久前,他的一头250多斤的野猪从木架围栏上跑了出去,结果野猪跑到了下面村里一家群众的家门口,他正去找的时候,发现了村民已经将他的那头野猪绑着杀死了,准备到市场上卖肉。“那可是将近一万块钱呢,我想要个说法,结果村干部出面让我给人家买一条烟,把猪肉带回去算了。”一时想不通的邢金明一口气跑到山梁上,独自一人静坐。“冷风刮过我的脸庞,心里却有着难以言表的辛酸,眼泪止不住的流淌。作为男人,赔个万把块钱算不了什么,可妻子一年来为了照顾这些猪,付出了太多,多少个日日夜夜,风风雨雨,跌倒爬起,为什么不给个解释还让我给一条烟。”一番思想斗争之后,邢金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还是因为周围群众生活不富裕才造成的。
邢金明曾聘请专家到会仙村考察,发现该村山大沟深,人多地少,属于高寒山区,病毒侵袭少,十分适宜绿色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几年发展下来,邢金明发现自己的生态野猪销售十分畅销,他想成立合作社,带动全村贫困群众一起奔上致富路。“希望有意从事绿色生态农业的投资商,前来考察,和我合作,共同开发当地生态养殖产业,将这块土地充分利用起来,精心打造一个具有创新创意的休闲生态农场。”邢金明规划着他的创业前景,在将来产业发展中,将以野味为主导产业,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原则,将农场划分为生活区、养殖区,用围网连接放养区,给猪提供丰富的生态化活动场所。以独有的生态优势,开发观赏性盆景、工艺根雕,把农村农副产品有机联合在一起,全面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