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商州区召开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市长陈俊要求商州各级干部要强化机遇意识,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多策划包装项目,争取更多支持,促使棚户区群众早受益;强化争先意识,以棚改工作为引领,推动全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努力当好全市棚改工作的排头兵,奋力争当全市发展的“领头羊”;强化实干意识,继续发扬已有的好做法、好作风,实干、苦干加巧干,努力创造商州棚改经验、商州棚改速度、商州棚改精神,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到位、上级政策执行到位、群众利益保障到位,促使棚改工作有序稳步快速推进。
今年,第一批次中心城区1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商州区主要负责实施市行政中心北侧、北新街东片区、杨峪河镇、沙河子镇、通江路东侧、莲湖东侧、朝阳片区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西街片区、商运区域、黄沙桥片区等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分别由市级部门负责实施,项目征迁工作由商州区完成。
各地棚改的成功做法和正在进行的棚改工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彰显了共产党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
勇往直前的信心
资料显示,辽宁省是我国棚户区最多、最集中的省份之一。2005年开始,辽宁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棚户区改造。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棚改作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用4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完成了2910万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建成套住宅面积4400多万平方米,改善了70多万户、211万人的住房问题,几乎相当于联合国对贫民窟改造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年均数量的近2倍。
实际上,商洛中心城区棚户区分布量大面广,区域建筑密度大,房屋质量差,配套不完善,片区居民排水难、出行难、取暖难、入厕难、防火难等一系列问题相当突出,也急需进行改造提升。
不难看出,辽宁棚改创造了全球奇迹。
奇迹能否延续?
商州干部群众信心十足。
——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勇担棚改之责,敢挑千斤重担,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闯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干劲全力抓好落实。
——大力弘扬敢于吃苦的精神。坚持迎难而上体现价值,正视挑战提高能力,勇挑重担自觉磨炼,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干出成绩、树立榜样。
——大力弘扬敢于争先的精神。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棚改工作凝聚合力,锻炼队伍,推动发展,努力当好全市棚改工作的排头兵。
3月10日,受区委书记张盈安委托,区委副书记王浩向全区干部群众提出弘扬三种精神如期完成棚改目标的工作要求。区长张国瑜强调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以“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的干劲,以超常的信心和勇气,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
连日来,商州区成立的征迁办公室和项目建设管理处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前期有关工作,组建工作机构、落实办公场所、征求群众意见,严格按照棚改路线图和时间表推动工作。
3月20日,在区棚改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先期调研摸底的棚改工作人员反馈,棚户区内的部分社区、单位和住户还强烈要求扩大改造区的四址范围,争取早日列入改造计划。
这一强烈的信号,是中心城区群众的迫切期盼——
走出棚户区,实现“宜居梦”。
人人都想有个温馨的家,住房梦浓缩着中国梦。
采访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结实说:“目前,中心城区市容市貌整体比较乱,群众乱修乱建比较严重,加快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势在必行,不论城市面貌,还是城市的品位和档次,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各征迁办公室和项目建设管理处只要有强有力的管理班子,把棚户区改造的各项政策给群众宣传到位,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就能实现公平拆迁、和谐拆迁、阳光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