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被时代淘汰了的

被时代淘汰了的

2015-03-31 09:37:38


  除了白天出工,张竹苗当时还在生产队里做些手工活儿。由于她勤劳能干、手脚利索,每年的竹篮、窗帘技能评比,她总是遥遥领先,“当时生产队发的奖品是两包洗衣粉,但全家就够用一年了。”张奶奶告诉记者,当时家里最苦的时候,从生产队打来的糊汤饭都舍不得吃,都要加水、野菜,然后全家人才能吃饱。有时还将织好的布拿到山里换粮食吃。追忆起过去那段艰苦的岁月,张奶奶对于现在的好生活交口称赞。
  消失的织布机
  大约三四年前,张奶奶的织布机被拿到市上参观展览,很多人看了之后都愿意出高价订购她织的布,但她都摇摇头拒绝了。“现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织布的线了,更何况成本也负担不起了。”参观结束后,张奶奶细心地检查了一遍机子,将其擦洗干净,放在了阁楼上,“现在只要一摸它,我手就痒痒。”老人无奈地笑了笑。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织布逐渐被机器织布所取代。那种简单的木制织布机也就消隐在人们的视线里。然而在织了半辈子布的张奶奶眼里,手工粗布仍然是最好的。
  手织布到底好在哪里?人们为什么偏偏喜爱这种手织粗布呢?张奶奶告诉记者,首先手织布采用的棉线,而且不“上浆”,不破坏棉纤维。这就大大提高了棉布的舒适度。机织布往往会有一些“机油”等机械气息,再漂洗染色,往往不再是原布的感觉。同时,手工织布因为是人工操作,所以力度上、均匀度上,往往不如机械更严密紧实,而恰恰正是这种“缺点”,反倒成了优势。因为织品最终还是要人来穿用,只有人手操作才能做到人体最舒适的感觉。机织布反倒显得呆板,少了人情味儿了。在她看来,机械化织布机与传统手织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有经有纬,把线织成布。只不过在纺织厂织机是铁疙瘩,自己的是木架子;纺织厂用电力驱动,自己是人工手动。
  “左手挡筘,右手拉梭,脚下踩动踏板,快慢都在自己掌握,相对来说,轻松了一些,一天能织三丈布。农忙时,少织一些,农闲时多织一些,整个生活节奏不那么紧张。”张奶奶笑着说,这种手工织布床单非常结实,我床上铺的床单还是30年前小女儿出生时用的,直到现在完好无损,睡着也舒服。

  • 相关阅读
  • 播撒希望

      播撒希望文/图 孙传卿 柯遵印)2014年马铃薯收获季节,在商南青山、富水、试马、清油河等镇的科技示范田里,刚采挖的马铃薯堆积如山,个大如拳,被装上车运往远方。一位头戴草帽,身穿白色上衣,挽着裤脚,穿着沾...

    时间:03-31
  • 商南建设陕西“最美县城”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董明华 王 伟)商南县集中力量抓好棚户区改造、公园文化提升、路网“三化”、商贸地标、水景提升等“五大工程”,推进县城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由量的扩张...

    时间:03-31
  • 镇安创建节能低碳示范县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陈风军 杨丽华 方晓玲)镇安县自2011年被省上确定为低碳试点县以来,以深入推进节能减碳工作为重点,紧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rdqu...

    时间:03-31
  • 镇安清明祭扫吹新风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魏 华)3月28日,记者在镇安县一花卉店门口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挑选鲜花,准备去上坟祭祖。用鲜花、植树等代替火纸、鞭炮寄托哀思的文明祭扫方式开始被市民接受。  ...

    时间:03-31
  • 白浪镇打造秦豫鄂边界生态名片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孙传卿 韩 斐)“3·12”植树节当天,地处秦豫鄂三省交界的商南县白浪镇开展以“约会绿色扮靓春天”为主题的机关干部野外植树活动。数百名干部和群众分工合作、...

    时间:03-31
  • 柞水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侯卫峰)柞水县致力于打造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的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县域板块,积极支持、全力配合、主动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循环发展,提升经...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