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2岁的采茶女兼导游王蓉,把采茶当成一种乐趣。
商南是陕西有名的产茶区,满山遍野的茶树就像是覆盖在山上的绿毯子,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游客体验采茶已成为商南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
采茶时节,茶园与采茶女成为商南一道靓丽的风景。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左京吉 文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月31日清晨,伴着丝丝春雨,记者来到位于商南县富水镇的知青茶园。放眼望去,只见漫山遍野绿色的茶树间,散落着星星点点数不清的采茶人。2014年秋天曾与这片传奇的知青茶园匆匆有过一面之缘,张淑珍,北纬33度产茶的奇迹,都成为这片茶园的精致标签。也因此,我无数次梦想在清明前再站在知青茶园里,看那嫩绿的小毛尖如何在勤劳的采茶人温柔的指尖流淌芬芳。
最是那嫩绿的叶心一片
如果你走进茶园,亲身采一回明前茶,也许就不会再为它的珍贵程度而咋舌了。成片成片的茶树上,需要采摘的只是那最细小嫩绿的叶子。“这个蒂也是不能要的,你看我采的,就是这一两片叶子,茶厂有他们的标准。”看到记者试着采下的茶叶,正弯着腰认真采茶的女孩苏艳玲凑过来热情地指点着。
这个扎着长长马尾,长相甜美的22岁女孩是土生土长的商南妹子。苏艳玲告诉记者,今天一大早她和妈妈、阿姨专门从县城赶过来,这是今年里她第一次来茶园,兴奋的劲儿还没过去呢。“我是在富水上的高中,读高中时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我们来茶园采茶。那时候十五六岁的我就老盼着春天到来,这样就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来茶园,特别热闹。”苏艳玲一边和记者说话,一边熟练地把采下的茶叶往盒子里装。和所有来采茶的人一样,苏艳玲也给自己的腰间绑了一个可供乘放茶叶的容器。别人都是布袋子、小竹笼,她用废旧的白酒盒子自制了一个容器,轻装上阵。苏艳玲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采茶的美好经历中,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女孩还像个小大人一样老道地跟记者谈起了采茶的感悟:采茶真的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耐心,如果你的心静不下来,总感觉找不到茶叶。在一棵树上要慢慢地找,不能说一眼看上去没有茶,就放弃不采了,急躁可能是没有收获的。
“我们高中时学校还开茶艺课呢,有的同学专门去修这门课,然后考茶艺师也可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苏艳玲说,“我那时候因为文化课学习紧张,没有去修这门课,但是我非常喜欢茶以及与茶有关的所有东西。”苏艳玲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的记忆中,她的家人就都非常喜欢喝茶。长大以后,她体会到,自己亲手去采茶,闻着那种清香,然后再看着亲手采下的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虽然我现在在西安上班,但每年都会专门赶回来到茶园里,采下最新鲜的茶叶,送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