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清明时节采茶忙

清明时节采茶忙

2015-04-07 09:04:43


  明前富水采茶去
  在富水周边的村镇,甚至包括县城,清明前去富水采茶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但与苏艳玲不同,这些农村的留守妇女与老人大多是为了贴补家用赶来采茶,挣些辛苦钱。在本报包扶村试马镇荆家河村,下午时分美丽的村道几乎寻不见人,大多数妇女都是一大早就赶着去富水采茶了。人均每天60多元的收入对她们来说可能是小孙子身上的一件衣服,手上的一件玩具,或者是家里的柴米油盐。
  在茶园里,打扮朴实的李凤莲站在高处的茶树里。我们远远地打了个招呼,准备挑战一下自己,爬上陡坡上到她所在的地方。细雨蒙蒙,虽然有石板垫路,但是雨打湿的青石板有些滑,让本身有点恐高的记者有那么一丝害怕。气喘嘘嘘终于到了她身边,她已经从开始的一处茶树旁麻利地转到了另一处。记者发现,李凤莲的衣服已经湿完了,她笑着告诉记者:“我家离得近,早上6点钟就来啦,今天飘了点雨,一直站着衣服就有点湿,不碍事的。”
  今年50岁的李凤莲是是富水镇茶坊村六组村民,每年从清明前开始,她就在茶园里采茶,一直到学生放暑假前采完夏茶这一年忙碌的采茶才能结束。“我们采茶很自由,咱这附近的村民只要是愿意来采茶的都可以来,哪一天有事不来没事,自己安排。晚上到茶厂把茶一交,人家会给你过秤。”李凤莲说,毛尖一斤20多块钱,她一天能采3斤左右,“但一般愿意来的都是妇女跟老人,年轻人嫌划不来。”
  李秀莲说,今年她的孙子4岁了,可以上幼儿园了,她家里不是很忙,“我算了一下,采完毛尖,阴历3月底之后再采一茬春茶,5月后采夏茶,一年下来能收入个千把块钱,还不错呢。”
  外嫁女回乡采茶
  踩着两脚泥从山坡上艰难地挪下来,刚刚下过雨的茶园笼在薄薄的雾中,满目青翠,耳畔不时传来青翠的鸟叫声,令人心旷神怡。正陶醉在这春天的茶园时,一个优雅采茶的身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这位头发花白的阿姨名叫汤金凤,今年54岁。在与她的交谈中得知她的老家在富水镇一个名叫马家沟的村庄。三十多年前,汤金凤从富水嫁到了河南省邓县,孕育了一双儿女,如今她的大孙女已经9岁了。“我儿子和儿媳都到广东去打工了,现在家里也没有啥事可做。听妹妹说,富水这边的茶园最近刚好是采茶最忙的时候,我就来了。”汤金凤嫁到了河南,她的妹妹嫁到了茶园所在的茶坊村,“平时都没有多少机会和妹妹相聚,趁着这机会和她多呆些日子,也能挣一点钱,就当是游玩了。”
  汤金凤告诉记者,在河南省邓县也有些小规模的茶园,不比富水这边的茶园规模大。“商南的茶我经常会当特产带给河南那边的亲戚,他们都说咱这边的茶喝起来比河南当地产的要浓些,味道更好。”记者发现,在河南生活了多年的汤金凤对采茶一点也不生疏。虽然年岁大了,不能爬到太高的山坡上,但持之以恒让她仍旧收获颇丰。“昨天从早上7点半来,除过中午休息,我总共采了二斤九两茶叶。”汤金凤忙碌了一阵后不时活动了一下腰和腿,她告诉记者,“采茶要比出力气活强一点,就是站长了腿有些疼。再就是出太阳的时候有些热,得戴帽子。但是茶园里空气好,眼前都是绿色植物,心情挺好的。以后没事干了我还过来采茶。”
  与茶为伴的采茶女
  穿上青花衫,戴上斗笠,背起竹笼,唱一支山歌,她们是娇俏的采茶女;“我们商南茶具有的特点是香高、味浓、汤绿,回味甘甜……”一段余音绕梁般甜美的解说,她们又是专业的导游。这6个漂亮的女孩:路立敏、张海芳、王雅君、何苗、谢婷婷、王蓉,是由知青茶园扩大发展起来的泉茗观光茶园的导游们。
  何苗说,她们6个女孩都是商南当地人,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虽然她们当中没有人之前是学导游专业的,有学电子的、林木的、化妆的,但是她们都无比热爱着茶园。这份热忱超出了做导游本身的技巧培养,而是饱含着感情在向外来的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跟着妈妈去茶园采茶,我们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园,每家每户的女孩子都会采茶。”说起茶树,何苗满含深情地告诉记者,“我们的茶树一身是宝,茶叶可以用,茶树开花,还有果实。茶果可以卖,还可以用来再配种茶树。做这份工作,我觉得很快乐,我们自己采茶,看着它从茶树叶变成杯子里的茶,给游客讲茶叶的神奇故事,很有幸福感。”

  • 相关阅读
  • 患难夫妻演绎人间真情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马宏涛)不必轰轰烈烈,不必荡气回肠,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妇女,10多年来不离不弃照顾病患丈夫,她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那份纯情和真爱,用责任与使命...

    时间:04-07
  • 柞水筹资280万元减轻城乡居民大病负担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潘 进 朱恢军)参保居民个人无需另行缴费,所发生的符合大病保险支付范围的自负费用,可通过报销形式享受大病保险待遇。近日,为了切实减轻城乡居民大病医疗费用负担,柞水县筹资280万元,...

    时间:04-07
  • 孤儿创业记

    冯其文正在对坏掉的油泵进行维修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通讯员 王维 记者 肖云)他,阳光帅气,在柞水县下梁镇经营着一家油泵维修店,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靠着这门技术,他养活了自己,还供弟弟上了大学...

    时间:04-07
  • 亚行贷款山区道路项目落户商南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操龙志 孙传卿)近日,商南县成立商郧路“三改二”工程项目处和指挥部,标志着亚行贷款陕西山区道路安全示范项目正式落户商南并付诸实施。   商郧公路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起...

    时间:04-07
  • 栗乡的科技盛会

    林业技术人员来到果园现场开展板栗科管培训向群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向群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医务工作者为群众演示急救措施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黄成华 杨丽华 谭显根)3月31日,镇安县“科技之春&rd...

    时间:04-07
  • 致富从放羊开始

    放羊是冯钱国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王 涛)在商南县赵川镇前川村,时常能看见这样一道风景:一位老人赶着一大群羊,在河边、在山林中、在公路上……2012年,湖北郧...

    时间:04-07
  • 磨刀匠

    磨刀匠王养灵正在给群众磨剪刀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见习记者 谢 非 记者 吉文艳)“磨剪子嘞,戗菜刀……”曾几何时,肩扛长板凳走街串巷的磨刀匠那抑扬顿挫的吆喝伴随我们走过儿...

    时间:04-07
  • 山阳被确定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李 亮)为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日前,我省确定了12个县(区)为第一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县,我市山阳县成为试点县。   城乡道路客运是联系城乡、服务居民出行...

    时间:04-07
  • 竹林关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邢渭林 贺 冰)近日,丹凤县竹林关镇食药监站对辖区12所中小学食堂、不设食堂的加餐校点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落实学校学生饮食安全责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健全学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时间:04-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