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来路小异没排过一滴尿,每次口渴,母亲只能喂很少的水润润嗓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马泽平 王尚锋 通讯员 孙传卿)一个农村普通的家庭,因孩子突患尿毒症而陷入困境。然而,8年来,祖孙三代六口人忍受精神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省吃俭用,孤注一掷,耗费上百万元,去挽救一个年轻而脆弱的生命。
病魔突袭 温馨小家陷困境
20年前,商南县清油河镇清油河村路文华一家6口是当地人人羡慕的小康家庭。他上面父母健在,下有一双儿子,更重要的是,全家人上下相处融洽,几乎从未为琐事拌过嘴。
路文华脑筋灵活,肯吃苦,会挣钱,做沙发、下矿井、跑运输,啥都肯干;妻子精打细算,养老护小,一家人日子过得蛮滋润。他曾在该组创下多项第一:第一个装上有线电话,第一个看上彩色电视,第一个购买农用车,第一个在县城买了单元楼。而且,家里还有数万存款。“当初,我们一家挺让人羡慕的。刚有了电话,远近邻里有时深更半夜都会来我们这打电话,哪家有个啥困难的,都找我们帮帮忙。我们也尽心尽力帮助!”回忆10年前的日子,路文华的妻子感慨不已。
2006年秋,路文华的小儿子路小异从试马初级中学进入商南县高级中学。天有不测风云。第一学期临近期末,路小异经常在课堂上打不起精神,甚至不知不觉的睡着了。任课老师还以为小异头天晚上进入网吧玩耍所致。小异也常常感到莫名其妙,他哪里知道厄运已经悄然降临在自己身上。县上医院初步检查,医生得出结论可能是肾上出了问题。正在外面打工的路文华急忙赶回来,赶紧带着孩子先后去西峡医院、交大一附院、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就诊,确诊“aj”肾病。这让一家人异常惊恐,于是决定让孩子休学去大医院治疗。
2007年,路文华贱卖所有值钱的东西,带着儿子踏上救治之路。年复一年的诊治,多年的积蓄花去40多万元,孩子的病情不见好转。在医治期间,为了节省生活开支,路文华夫妻俩忍饿挨饥,多数时候只以方便面应付,有时啃着从家里带的冷馍,到街边食堂要碗面汤下肚。此期间,路小异的爷爷因患脑梗、心梗等多种疾病而偏瘫,买药在家治疗,无疑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但是路文华夫妇以及大儿子没有半句怨言,而是咬紧牙狠狠心,一边要照顾年迈多病的老人,一边要照顾病魔缠身的儿子。
2012年10月,路文华的父亲路吉广因疾病缠身未能挺住,撂下句“哪怕倾家荡产,也得给孙子治病”后离世。
全家抱团 坚强自救感四邻
4月18日,记者一行走进清油河村四组路文华家。在低矮的平房里见到了尿毒症患者路小异,他的床边就放着一个电脑键盘。病魔折磨后的小异显得很瘦弱,长时间的卧床和透析,以及营养不良导致身上皮肤出现大块的白斑。
正值中午换药期间,小异的母亲将微波炉里的药拿出后,只见路小异很干练地拔管、插药、接管,一番娴熟的动作后,然后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支架上的药水流进自己的腹部。“微波炉是家里四年来添的唯一一件电器,还是小儿子自己在病床上挣的钱买来的。”小异的母亲噙着泪水说。
小异在床上平静地说:“去年以前,我卧病在床,但依然没闲,在同学的帮助下,利用网络媒体去挣点收入,先后在网上为几家公司做客户服务,然后用获得收入在网上订购适合当地生长的樱桃、大枣、桃、杏等优质果树苗,让父亲拿到附近集镇和县城销售。自己还从网上淘宝到一种电子ED野外灯,市场销路看好。两年内我自己挣了1万多块钱。”卢小异缓慢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