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山阳故事凝聚发展合力”系列报道之一
“从山里搬出来啥都变得方便了,现在还在小区当上了清洁工。”从王坪村搬到十里铺镇高一移民安置点的武家芳高兴地说。“原来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硬撑着,现在我对面就是十里地段医院,原来买个生活用品都是跑二十多里路,现在一下楼就啥都有了,感觉一下子从乡巴佬变成了城里人”。
如今在山阳县,一个个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城镇、景区、园区等重点区域相继建成,一幢幢依山傍水、整齐划一的安置房镶嵌于城镇之侧,一项项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配套项目紧步落成,一处处设备现代、效益良好的后续产业应运而生,一张张喜笑颜开、欢乐幸福的笑脸在新修的广场翩翩起舞,这是如今山阳县陕南移民搬迁的新画卷。
近年来,山阳县认真贯彻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采取规划引领、改善居住环境、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不断探索创新“城镇建设拉动型”“产业园区带动型”和“美丽乡村推动型”移民搬迁模式,融入城镇、做大园区、配强产业、发展社区、优化管理,全力推进移民搬迁工作,形成了搬迁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群众受益面广的良好局面。2011—2013年连续三年,山阳县被省政府授予“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也被列入全省首批“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综合试点县”。
规划引领 确保群众搬得出
该县围绕“一核三极五片区”的思路和“三靠一结合”要求,在县城周边和重点镇规划建设大中型安置点,不断拉大城市框架,促进小城镇建设,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镇。“一核”即以山阳县城为中心,将十里铺融入县城发展规划,规划安置移民16190户。“三极”即以高坝店、漫川关、户家塬3个省级、国家级重点镇为重点,打造提高小城镇建设亮点,规划安置移民6500户。“五片区”即以中村、西照川、法官、南宽坪、板岩5个县级、市级重点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镇村,推动移民搬迁均衡发展,规划安置移民7700户。对偏远的镇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川道和中心村规划100-300户的新型社区安置点,建设单户不超过60平方米的安置房,对危困户、特困户进行妥善安置,实行“交钥匙”工程。县上不断创新“商贸集散型城镇”和“移民安置型城镇”模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和重点镇建设,高坝店、户家塬等镇形成了道路畅通、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城市雏形。近年来,全县城镇化安置移民8648户32428人,占安置任务的69.74%,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7.21%。
政策扶持 确保群众稳得住
“7·23水灾我们村好多户人家房子损毁严重,我是眼看着洪水漫过我家台阶,当时心都碎了,没想到政府让我们从大山了搬了出来,说实话,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魏淑云说。
山阳县按照陕南移民搬迁“挖穷根、除险根”的工作宗旨,优先搬迁受地质、洪涝灾害威胁的家庭和特困户。针对不同地域,因地制宜规划了60-120平方米各种户型的房屋,供不同经济状况的搬迁户选择,想方设法让群众撤离危险地带,迁入到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移民小区生活。
在搬迁入住的环节,该县注重一个“安”字,在各移民安置点,配备水、电、路、医疗、教育、卫生等设施,让搬迁户来到这里能充分体验到方便与安心,让他们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