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龙山村的新希望

龙山村的新希望

2015-05-05 09:39:53

市财政局向洛南县三要镇龙山村群众捐赠图书

市财政局向洛南县三要镇龙山村群众捐赠图书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董 楠)赠书送戏到乡村
  青山吐翠,万物皆春,4月27日的洛南县三要镇文化广场,要比往日热闹许多。尽管深春的正午骄阳似火,30度的高温炙烤着大地,却丝毫及不上今天三要镇群众的热情。爷爷奶奶抱着孙子孙女,早早就抢到最前排的位子,老大爷带着草帽,大娘一边打着遮阳伞,一边拿手帕擦拭额头的汗珠,大家专注的看着舞台。到底是怎样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让三要镇的乡亲们如此投入和痴迷。向身旁的大爷一问才知,是商洛市财政局图书捐赠暨送戏下乡活动在这里举行。“我今天是专门带着两位老人赶来看戏的。自从市财政局包扶我们龙山村,像这样给群众送衣、送药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的事情不少呢。今天又把戏台子搬到家门口,我们这些老头老太没别的爱好,就爱看戏!”李福锁一边说,一边爽朗的笑着,心里藏不住的高兴都写在了脸上。像李大爷一样爱看戏,却不仅仅是来看戏的65岁大妈荆琴娃说:“我住在龙山村水磨组,以前我们都是等着别人救济,只看当下不看长远,自从市财政局这一年多的科技扶贫,文化扶贫,产业扶贫,督促指导我们村上的人养羊,种食用菌,家里有了产业,才不会一直穷下去。今天演戏前市财政局还给我们送了好多关于农业科技的书,我主要是来拿书的,回去学习农业知识。”
  此次活动仪式上,市财政局为所包扶的三要镇龙山村赠送了科技书籍,市剧团为广大群众演出了戏曲《铡美案》以及精彩的歌舞文艺演出。商洛剧团介绍:近些年来送戏下乡,进校园,已经成为剧团工作的首任,这次专门准备了经典传统剧目《铡美案》送给爱看戏的三要群众,以后也会继续为乡亲们呈现更优秀的作品。

局长杨长洲在龙山村走村入户,详细了解包扶对象家中实际情况。

局长杨长洲在龙山村走村入户,详细了解包扶对象家中实际情况。

  产业扶贫拔穷根
  演出结束后,龙山村田启民执意拉着我们到洛南县宏大工艺品合作社看看。来到龙山村下沟组,你很难想象面前这十余间整齐的操作间,在去年7月份以前还是三间土坯房。田启民告诉我们,去年7月,市财政局包扶干部与当地村民多次座谈,实地考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成新厂,扩大规模,新添设备,带动了周边500多剩余劳动力就业。很多留守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在这里开始了新生活,生产的手工艺品远销东南亚等地。与此同时,养羊合作社、核桃建园、食用菌种植等多个产业在龙山村悄然兴起,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也为他们点燃了希望和信心。
  市财政局局长杨长洲包扶的龙山村东洼组贫困户杨宏子,之前自己投资的手工艺品厂因生产环境差,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等原因亏损致贫。杨长洲帮助筹资金、引技术,一年生产灯笼100多万个,吸收周边村镇闲散劳动力120余人,并引导其他贫困户发展宏达专业合作社。杨长洲还帮助杨宏子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已经成为为龙山村贫困户中发展最快的一位,实现了稳定脱贫。
  据介绍,市委、市政府作出“双包双促”扶贫攻坚部署后,市财政局抓早动快,第一时间深入包扶的三要镇龙山村,深入调查,因户施策,精准扶贫,争项目、争资金、搞培训、送医、送药、送文化,积极实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等精准扶贫举措,帮助村上改善基础设施,扶持成立了3个产业合作社,动员每户群众加入1至2个合作社,确保为每户群众增添1至2个增收项目,从而稳固了农民增收渠道,极大地改善了龙山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市财政局干部职工多次深入包扶户家中,促膝座谈,填写入户调查表,全面了解包扶户家庭人员结构、耕地面积、家庭收入、掌握实用技术以及文化程度等情况,尤其是详细询问了家庭主要支出情况,家庭急需解决的问题,脱贫意愿和打算等。通过调查摸底,分析致贫原因,按照一户一法的原则帮助扶贫户制定了年度包扶计划。

  • 相关阅读
  • 镇安荣获全省十佳县城称号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谢云涛)近日,省政府授予镇安县“2014年度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称号,并奖励现金500万元。据悉,此次表彰命名的共有10个县(市),镇安为商洛唯一表彰命名的县(市)。   近年来...

    时间:05-05
  • 出豫入陕第一村

    入陕第一村桑树村村委会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柯鑫 张瑜)从商南县城驱车到富水镇桑树村只需要一二十分钟的车程,在这短短的旅途中,美景一路相随,湛蓝天空如洗,小河流水淙淙。桑树村位居陕西省与河南...

    时间:05-05
  • 浆水豆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记者 董楠 陈波)“提起最早对豆腐的记忆,便想起母亲那条蓝色碎花的围裙。小时候每逢天晴日暖,母亲就会系着它,推着小院里那口由两个圆石堆成石磨,转上一圈又一圈,日积月累...

    时间:05-05
  • 体验养鹿生活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王尚锋)将梅花鹿从东北搬迁到商洛,目前我市不少地方都兴办起了养鹿产业,一些农民也从事了一个新的职业——养鹿员。梅花鹿在商洛习惯吗?养鹿生活怎样?在...

    时间:05-05
  • 商镇获全省重点镇建设先进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张前良 樊利仁)近日,省政府通报表彰了2014年度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镇,丹凤县商镇荣获全省先进镇殊荣,获得省政府奖金600万元,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自2013年以来,丹凤县商镇依托...

    时间:05-05
  • 车祸无情人有情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惠晓丽)4月24日,镇安县永乐镇栗园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积极为遭遇严重车祸的余光琴母子举行募捐活动。截至日前,共募集爱心善款3.1万元,已全部送到病人家属手中。   余光琴是永乐...

    时间:05-05
  • 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记者 贾书章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当节日里的人们在假期外出旅游,放松身心休息时,仍有一些劳动者坚守在一线,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演绎着平凡而又令人敬仰的故事。   甘做铺路...

    时间:05-05
  • 丹凤一青年获“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淡永鸿)日前,从团中央传来喜讯,丹凤县东兴金银花产业协会理事长王坤被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农业部评为笫九届“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致富带头人。  ...

    时间:05-05
  • 镇安特色文化凝聚发展正能量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柯贤喜 谭显根)镇安县大力整合文化资源,传承经典文化,丰富群众文化,发展特色文化,充分发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作用,实现了文化建设的应有作用。   经典文化熏陶人。该县采取抢救保...

    时间:05-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