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出豫入陕第一村

出豫入陕第一村

2015-05-05 09:42:47

入陕第一村桑树村村委会

入陕第一村桑树村村委会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柯鑫 张瑜)从商南县城驱车到富水镇桑树村只需要一二十分钟的车程,在这短短的旅途中,美景一路相随,湛蓝天空如洗,小河流水淙淙。桑树村位居陕西省与河南省交界处,被称为“出豫入陕第一村”。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578户212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9000元,成为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富民篇
  在这块美丽、富饶的热土上,村支书殷书康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一组组鲜活的数字见证了发展。
  1987年,殷书康当选村委会主任,开始发展村里的致富产业,种植2000亩山楂,1000亩葡萄。
  1989年,他带领全村开始种红薯,取得了成功,每户收成近两万斤,还牵头成立了农副产品经销部,红薯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1991年,殷书康全票当选为村支书。
  1998年,桑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家家户户都住了新房,这些居住条件的改善得益于种植红薯所带来的收入。
  1999年,针对桑树村平地比较多的条件,殷书康带领村民发展地膜花生,当时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产值132万元。为此村里建起油脂加工厂,年加工花生250吨,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还对当地的桐子压榨成桐油增收。
  2006年,桑树村开始了新农村建设,以殷书康为带头人的村党支部抢抓国家通村水泥路和农业综合开发机遇,硬化通组路、通庄路、入户路19公里,修便民桥6座;完成路堤工程4.7公里,修排洪沟2.7公里,打机井5眼,平整和恢复水毁耕地470亩,示范推广双千田、高效田2500亩。按照“生态庭院、和谐庭院、区域发展、和谐民风”的要求,完成民居改造和庭院整治570户;新建移民小区一处,移民20户96人。改陋习,倡新风,引导群众清垃圾、清路障、清柴草垛,改水、改厨、改圈、改厕,根治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桑树村如今走路不沾泥,过河不涉水,土地靠机耕,旱涝保丰收,民居靓,路面净,道路宽,一个山区生态园林式新农村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农村建设之后,村民的生活方式都改了,成立了农贸市场,发展农副产品交易30多人,商贸户13户,一时间村上卖馍的卖小菜的都有,活跃了市场,繁荣了经济。
  2007年以来,桑树村“一村一品”快速发展,巩固提高老茶园2000亩,新建油茶5000亩,兴建两个畜牧小区,建标准化猪舍23栋,发展百头以上养猪大户23户,千只以上养鸡大户8户,养猪7500余头,养鸡3万只,最大的养殖户每年能挣到三四十万。目前产业发展到多元化,有4户养羊大户达到百头以上。村上还成立了4个建筑队,规模以上达到两户,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和谐篇
  殷书康介绍:“我们村几乎家家有活干,人人有事做,很少有人出远门打工。”在这样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生活幸福的村落,也经常举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县老龄委联合举办了“评选好公婆、好儿媳”活动,第一次就评选了20多户模范户。还举办了“好邻居、致富带头人、红星党员、五好家庭”等活动,实现乡风文明,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比以前高多了。
  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精神生活也随之提高,殷书康就在电脑上下载了广场舞,用投影仪投放在大屏幕上教村民跳广场舞。村党支部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农业信息网站、农家书屋和聘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办班授课,传授种植养殖技术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和群众的技能培训。在全村开展创建“平安村”“文明家庭”“文明户”和“诚信村组、诚信党员、诚信农户”活动,从各个层面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如今,桑树村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先后荣获省优秀警务室,市平安村,县全民健身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 相关阅读
  • 镇安荣获全省十佳县城称号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谢云涛)近日,省政府授予镇安县“2014年度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称号,并奖励现金500万元。据悉,此次表彰命名的共有10个县(市),镇安为商洛唯一表彰命名的县(市)。   近年来...

    时间:05-05
  • 龙山村的新希望

    市财政局向洛南县三要镇龙山村群众捐赠图书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董 楠)赠书送戏到乡村   青山吐翠,万物皆春,4月27日的洛南县三要镇文化广场,要比往日热闹许多。尽管深春的正午骄阳似火,30...

    时间:05-05
  • 浆水豆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记者 董楠 陈波)“提起最早对豆腐的记忆,便想起母亲那条蓝色碎花的围裙。小时候每逢天晴日暖,母亲就会系着它,推着小院里那口由两个圆石堆成石磨,转上一圈又一圈,日积月累...

    时间:05-05
  • 体验养鹿生活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王尚锋)将梅花鹿从东北搬迁到商洛,目前我市不少地方都兴办起了养鹿产业,一些农民也从事了一个新的职业——养鹿员。梅花鹿在商洛习惯吗?养鹿生活怎样?在...

    时间:05-05
  • 商镇获全省重点镇建设先进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张前良 樊利仁)近日,省政府通报表彰了2014年度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镇,丹凤县商镇荣获全省先进镇殊荣,获得省政府奖金600万元,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自2013年以来,丹凤县商镇依托...

    时间:05-05
  • 车祸无情人有情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惠晓丽)4月24日,镇安县永乐镇栗园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积极为遭遇严重车祸的余光琴母子举行募捐活动。截至日前,共募集爱心善款3.1万元,已全部送到病人家属手中。   余光琴是永乐...

    时间:05-05
  • 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记者 贾书章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当节日里的人们在假期外出旅游,放松身心休息时,仍有一些劳动者坚守在一线,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演绎着平凡而又令人敬仰的故事。   甘做铺路...

    时间:05-05
  • 丹凤一青年获“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淡永鸿)日前,从团中央传来喜讯,丹凤县东兴金银花产业协会理事长王坤被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农业部评为笫九届“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致富带头人。  ...

    时间:05-05
  • 镇安特色文化凝聚发展正能量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柯贤喜 谭显根)镇安县大力整合文化资源,传承经典文化,丰富群众文化,发展特色文化,充分发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作用,实现了文化建设的应有作用。   经典文化熏陶人。该县采取抢救保...

    时间:05-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