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的移民小区
清代护林碑不再被风吹日晒
古朴的民居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大观岭庙宇
梳洗楼的青山绿水
●文/图 孙传卿 周金亮
商南县湘河镇梳洗楼村,与河南古镇荆紫关接壤,雄踞丹江之滨,距商南县城百里之遥。它地理位置显赫,海拔独特,人文厚重,环境优美,成为陕西旅游精品线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梳洗楼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村庄,因古建筑“千年一楼”梳洗楼而得名。清朝诗人王时叙有诗曰:“梳洗楼边骑暂停,清油河畔路曾经。当年楚豫谁分界,一色遥山不断青。”村子的江边有一30米高、20米长、2米多宽的石崖拔地而起,酷似高昂的龙头,“龙头”上还有一块约2米高、1米宽的山石,犹如古代的大印,石头上面有两个三寸金莲的脚模印和梳印。相传,这就是当年苏娘娘战后梳洗留下的遗迹。石崖上有一庙殿,当地人称“娘娘庙”。
站在梳洗楼上,极目四眺,梳洗楼座下的小山,脉缘于巍巍的甪峰之巅,起伏盘旋蜿蜒百里,犹如一条灵动的蛟龙;楼东有一条形似巨龙的山脉与之相伴舞动,这样双龙四目相望,抬头颦目回首含情,活灵活现。二龙中间是一块10亩左右的肥沃平地。中间有一高约15米的巨石拔地而起,活像一头卧圈酣睡的猪,被当地人笑称为“二龙戏猪”。
再有古诗赞美梳洗楼曰:“高楼临水净尘埃,古石玲珑作镜台。秦楚云山开阔处,一帆飞去一帆来。”丹江两边的山顶上各有一座石城堡,隔江对峙,分归陕、豫两地所属,历史上“两城夹一河,船走城中过”的传说,指的就是这里。如今城堡无存,城基犹在,“一帆飞去一帆来”的情景也随着汤汤东去的丹江水,飘然逝去,也只有静立在梳洗楼的残垣碎砾上细细地缅怀,才能“触摸”得到……
梳洗楼村有一道观名大岭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商南县最大的寺院与宗教胜地。有古诗写道:“岧峣大岭落盘空,秦楚毗连冠盖通;佛顶昙花今古现,樵肩松叶往来同。风吹絮帽云披白,霞峰芝轩日照红;古寺一声钟未了,行人高望苍莽中。”古代大岭观附近,满山遍野皆是合抱粗的树木,脚下是用青石板铺设平整的道路。来到岭上,面前是一座座坐北向南的大寺院,后边是正殿,殿外雕梁画栋,殿内金壁辉煌,中间端坐着手执拂尘的太上老君,香火缭绕。大岭观是古时商南新任县令首先要焚香朝拜的地方,传说哪个县令如果不去大岭观敬香祈愿,官位就坐不稳。因此,商南县城至大岭观之间自然就交通发达,商业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