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用连枷打一会儿油菜,用手巾擦把汗。山沟里“啪——啪——啪——”打连枷的声音此起彼伏,成为农家人最朴素的劳动交响乐。
在我们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铺在水泥路上的油菜籽便打完了。老汪的老伴用簸箕将油菜籽簸干净了,将金灿灿的油菜籽倒入一个圆笼里,至此,油菜籽收获完毕。我们终于可以歇口气了!就滚到用连枷打得软绵绵的油菜秸秆堆里,长长的喘了口气。闻着油菜籽的清香,仰望蓝天白云,只觉得胳膊、腿一会儿酸困得厉害,一会儿似乎又不像长在自己身上一样,那个累呀,就甭提了。
打菜籽油遭遇一条蛇
据老汪介绍,荆家河村近六七年才种起了油菜。六七年前,人们看到油菜种起来方便,到收获季节拿张塑料纸铺在地里,把油菜籽打出来就好了。如果风调雨顺,每亩油菜可收150多公斤油菜籽,每斤油菜籽可榨三两半菜籽油。所打的油群众大多数用来自己食用,就图个绿色环保。现在,荆家河村种植油菜有300多亩,全村家家户户都种植有油菜,老汪家种了1.2亩。
下午5时许,我们跟着老汪带了20多斤油菜籽赶到试马镇街道去榨油。到了街道的那家油坊,但油坊主人没在,门关着。没办法,听说附近清油河镇街道有几家油坊,我们就乘公交车赶到了清油河镇。
下了车,在清油河镇街道北段找到了方家油坊。这家油坊已开了3年多,生意还行。2014年10月,油坊主花3万多元从河南新野县购回了1台新式榨油机,全自动化。榨油时,先用电炒锅将油菜籽炒熟,再倒入榨油机压榨,金黄色的菜籽油清亮亮的从出油口缓缓流了出来,整个油坊散发着菜籽油的香味儿。
油坊老板说,质量好的油菜籽1斤能榨出3两半油,但今年油菜受风灾和雨水较多影响,菜籽质量较差,一斤菜籽只能出3两油,每斤油菜籽手加工费0.2元。一年就是9月和10月花生、芝麻收获季节油坊生意最忙。油菜籽收获期间相对榨油的活少一点儿。
正在我们说着榨油的事儿,记者往脚下一看,一条青色的蛇不知什么时候从墙角的钻出来,眼看就要到了脚下了,吓得我们惊叫着赶快逃出油坊。油坊老板去抓蛇,蛇却已经逃走了。油坊老板说,这蛇肯定是闻到了香油的味道才进了油坊的,让我们不用害怕。
榨完了菜籽油回到老汪家里,老汪的老伴用刚榨的菜籽油给我们炒了一盘洋芋丝,调了凉拌黄瓜,这菜吃起来格外香甜。老汪和老伴见我们喜欢农家菜,就不停的劝我们多吃点。一天的劳动结束了,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劳动虽然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却令人感到格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