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校长还给我们讲了一件“抢信号”的事。在白浪街上,如果拨出去电话,自己根本不能确定是哪里的信号,或陕西、或湖北、或河南,只能去相关的营业厅查询记录后,才能确定,是否漫游也只能事后查明。3个省的信号都覆盖到白浪街,而最终使用的是哪一个省的信号就取决于拨通的一瞬间,哪个省的信号强。久而久之,三省的通讯行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就造成了相互“抢信号”的发生。然而,这个事情刚开始非常不利于当地群众,因为他们常常在漫游状态下拨通电话却浑然不知,最终在交电话费时才恍然大悟。但后来通过沟通和协调,这种事情没过多久就不再发生了,服务商对当地群众所打电话全部视为本地通话。而这件事对于外地游客也不存在什么问题,切换到哪里哪里收费。
通过聊天我们得知,如今吴校长所在的春蕾小学有110多个学生,其中有20多个来自湖北,虽然不同省份,学校也同样给予学生相关的优惠政策,对所有的学生也都是一视同仁,学生之间也能和睦相处。
据了解,吴校长的家就在白浪镇,因为镇上离商南县城有130多里路,属于偏远地区,所以他在毕业之后就立志要回到这里,扎根基层,投身当地教育事业,为家乡培养人才。在吴校长的熏陶下,其妻子也调回到当地派出所,为老百姓服务。吴兴锋的妻子告诉记者,过去由于三省管辖地域问题,在某个省发生的治安案件,如果当事人跨出几步,来到其他省,当地治安人员就无法管理,最后造成一些治安案件难于办理。后来,经过三省协调,成立了联防协作机制,在任何一个省份发生的治安案件,另一个省的人都会协助办理。
三省居民同为一家人
因为三省居民的口味差异,在当地的饭店,囊括了多种美味小吃,陕西的羊肉泡馍、河南胡辣汤、湖北三合汤等,能够让当地的百姓享受到不同的美食。不仅如此,就连当地的三省友谊酒店,店主为了迎合南来北往客人的口味,不仅卖西凤酒,还卖杜康、稻花香,更不用说在饭食上面了。店主会根据湖北、陕西人喜欢吃大米,河南人爱吃面食的特点,分别准备饭菜。但有的顾客也会有其他要求,比如河南人还喜欢吃陕西菜,专门到饭店里挑陕西口味的饭菜吃。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三省友谊饭馆,发现饭馆里已经座无虚席。这个饭馆实际上规模不大,一个小厅进去,是一个两层的楼,每一层楼只有三四个包间,加起来大约有十几桌,但在这个既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的时间段,座无虚席已经足以说明这个饭馆在当地的知名度。听吴校长说,这个饭店的老板就是商南白浪镇人,饭馆所用的房子也是他自己家的,他做的都是地道的陕西菜。只不过让人敬佩的是,老板是一个残疾人,40来岁,每次都是自己夹着拐杖做菜,但是菜味非常好,也因此,他的饭馆生意是全镇最好的。如果有人要来吃饭,还得提前预约,要不然可能就吃不上。很多湖北、河南人也是因了他的名气,专门赶过来吃他做的陕西菜,吃过之后,都评价很高。也有些常来吃饭的老顾客觉得饭馆难能可贵的是尽管这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但是饭菜的质量和服务从未变低过,菜量大,价格合理,服务周到,吃的人舒服。也有很多河北、湖南的人每个周末都过来吃一顿,他们常夸陕西人忠厚实在,所以做出的菜实惠,好吃。
饭间,我们还听到一些零碎的但很温暖的事。在这个极小的地方,不少家庭都是由三省人组成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这里口音混杂,有河南话、陕西话、湖北话,也有融合后的“四不像”话,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各自保留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又相互借鉴学习,每逢红白喜事,秦腔、豫剧、花鼓戏在这里争相上演,一家有事,三省亲戚朋友都会帮忙。这里还有一个“三省溪”,在白浪街的“三省石”下,因流经3个省,所以被称作“三省溪”。人们在这里挑水、淘米、洗衣服,他们之中,有陕西人,有湖北人,还有河南人,可以说是三省人同走一条街,三省人共饮一渠水。不同地方的人杂居,不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