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毛主席检阅
1945年8月15日是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战败的日军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所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抵御外辱的抗日战士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并高呼“我们打败日本鬼子了”“中国万岁”。
“开始以为终于不用再打仗了,可国民党假意谈和平、实质上搞分裂,公然发起内战,我们就又上了战场。”徐启银说,自己参加过辽沈战役,在山海关和兴城县与负隅顽抗的国民党数次交战,后来随着国民党军的溃败一路往中原挺进。“我们先后解放了河北张家口、山西太原,回到陕西后解放了西安,后来坐火车到了洪洞县,又坐船到了潼关,把‘宁夏王’马洪奎的骑兵赶回了宁夏。”徐启银道,解放太原时城墙和阎锡山筑的碉堡都很坚固,用枪打难以打开局面,部队便想出了从城墙根挖开埋炸药炸开突破口的主意。“我作为通讯班班长,率先带头,先把城墙根掏个洞,然后用棺材装满炸药塞进去,这才把城墙炸开一个几十米宽的口子,让战士们进去。”在西安,徐启银的第十九兵团与“宁夏王”马洪奎的骑兵对战。“我们拿着在张家口从日军军械库里缴获的东洋刀,跟马洪奎的骑兵对战,左一下右一下就跟削萝卜一样把他们杀的落荒而逃,一直把他们8个骑兵师都打回了老家。”说到此,徐老兴奋地用手向记者比划着。
时间到了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徐启银有幸亲眼见证了那历史性的一刻,并作为骑兵师的一员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徐启银回忆,开国大典是在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的,那天早晨是阴天,上午和中午还下了一点小雨,但下午却放晴了,像是老天也要和万民同庆一样,天安门广场也被装点一新,到处张灯结彩一派热闹景象。
“我当时是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参加开国大典阅兵仪式的,骑着马从天安门上经过的时候心里真是激动啊。”作为开国大典的亲历者,虽然已时隔60多年,但回忆起当时的场面徐启银还是兴奋不已:“先是奏国歌、升国旗、鸣礼炮,然后是毛主席宣读公告,站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当时天安门广场成了一片红旗的海洋,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一片片鲜艳的红色。”徐启银说,毛主席宣读完公告后,阅兵开始,检阅司令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我们骑兵方阵是最后接受检阅的,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步、炮兵师、战车师。”徐老回忆,当天空军的飞机让他开了眼界,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等机型自东向西边飞边在空中变换着姿势与队形接受检阅。徐启银继续回忆,阅兵式总共持续了3个小时,接下来是规模浩大的群众游行与庆祝活动。“群众队伍经过主席台时,‘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震天地响,毛主席在扩音器前大声回答‘同志们万岁!’,大家都感到毛主席看见自己了,口号喊得就更起劲了。”徐启银兴奋地说道。
朝鲜战场差点被活埋
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眼看着新中国终于成立,徐启银想着天下终于太平了,中国终于不再有战事了,可没想到炮弹又打到了中国的大门口,徐启银又毅然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
“鸭绿江大桥被炸断了,我们前后努力了3次,终于在1951年2月用气袋成功渡过了鸭绿江。”徐启银说,在朝鲜战场上自己担任师里通讯班的班长。“说是班长,也就是个尾巴上的‘长’,飞机飞得很低,里面的人都看得清楚,我们就拿步枪用脚上膛往天上打。”徐启银说,朝鲜的山不像商洛的山那么高又连绵,而是一个一个的土山包似的高地,敌我双方就是在争抢这些无名高地。“美军飞机轰炸得很厉害,阵地被飞机上扔下的炸弹炸成一片焦土,寸草不生,我还差点被炸弹炸起的土活埋了,被战友扒出来后两只脚的脚趾头都断了。”徐启银说道,在朝鲜的每一场战斗都很惨烈,即便自己是通讯员也要经常往返于阵地之间运输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