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丰收村成为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

丰收村成为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

2015-06-23 09:53:46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薛付全 胡庆斌 王西


  距西康高速东坪出口仅两公里的镇安青铜关镇丰收村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窗明几净的新居、野味浓郁的“农家乐”,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城里人;一层层梯田已变成了水杂果采摘林,改变着人们世代种粮自给的生活模式;合作社里的生态产业让小山村搞起了跨省经济。可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曾是一个土房林立,水、路不畅,坡陡山险,自然灾害频发的贫困村。近日,记者一行走进丰收村,感受着丰收村依托塔云山旅游景区,打造成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所带来的惊喜变迁。
  丰收村在摸清经济、区位、文化、生态等资源家底后,抓住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和省级旅游扶贫试点县建设机遇,将生态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投资300余万元实施道路改造提升,投资30余万元新建停车场3处,投资500余万元实施7公里河堤新建与修复工程,投资80万元新建村活动广场2处2000余平方米,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水变清了,路变宽了,村变美了,镇安农商行扶持贫困户发展旅游产业和专业合作社,共累计发放贷款500万元,扶持90多户贫困户就业创业增收。有了资金,村里服装厂的生意也更火了。“金融扶贫贷款给了50万,我那48台机器都在运转。”晨照服装厂负责人周婷说,她希望能签下更多订单,带动更多人共同发展。
  丰收村二组35岁贫困户徐振康在农商行贷款5万元,购买魔芋种3000余斤,发展魔芋种植12亩,养鸡50余只,并在丰收村旅游接待点办起商店,年收入达10万余元,一下成为致富带头人。
  丰收村发展专业合作社7个,通过合作社强化技能培训,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致富增收。丰收村秦绣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初,目前会员18人,主要组织留守妇女利用农闲开展刺绣、串珠等手工艺品的制作,人均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聋哑人陈昌珍家住丰收村二组山头上,家庭十分贫困,秦绣合作社和养羊合作社先后吸收她加入合作社,发展养羊14只,养鸡35只,养猪4头,利用农闲制作秦绣。去年制作秦绣收入5000余元,羊、鸡、猪出售收入1.2万余元,当年实现了脱贫。
  村支书吴相琴介绍,依托旅游扶贫,走出了一条扶贫攻坚和旅游开发相融合的道路,仅2014年丰收村接待游客1.5万人,人均增加收入2000余元,带动了70余户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实现了51户180人贫困人口脱贫。“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丰收村打造成设施完备、独具特色的旅游扶贫示范样板。”

  • 相关阅读
  • 搬迁户的幸福生活

      记者 吉文艳 张萍   一幢幢高楼整齐排列着,楼房之间的小花园新芽吐绿,小区广场上的老人们开心地跳着广场舞,嬉戏打闹的孩童在健身场上留下一串串笑声……这是记者近日在商州区沙河子镇柴湾移民...

    时间:06-23
  • 粽子村里糯米香

    文/图 记者 李 亮凌晨4:20,风建霞正从锅里往外捞粽子。说到洗叶子也是一件辛苦活时,王文武的妻子笑着说,没有包粽子辛苦。王红计的老伴闲时也会帮他包上几个,两个人说说笑笑,也是一种陪伴。天空还未大亮,李建娥...

    时间:06-23
  • 诗情画意王家庄

    文/图 石学宏 孙传卿 周金亮王家庄生机盎然的大棚菜  商南县富水镇王家庄村是一个诗情画意的美丽村落。距县城10公里,西南铁路、312国道、富穆出境公路穿村而过。汉唐时处于阳城驿十里长街的中心地带,自古就是一块...

    时间:06-23
  • 商洛红茶成为茶博会亮点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孙传卿)陕西省第九届茶博会日前在西安曲江会展中心开幕,全国各大茶企茶商云聚展馆,商洛茶叶秦岭红成为本届茶博会上最大的亮点。   近年来,我市创新茶叶发展思路,建立市、县两级茶...

    时间:06-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