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诗情画意王家庄

诗情画意王家庄

2015-06-23 09:46:40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石学宏 孙传卿 周金亮

王家庄生机盎然的大棚菜

王家庄生机盎然的大棚菜

  商南县富水镇王家庄村是一个诗情画意的美丽村落。距县城10公里,西南铁路、312国道、富穆出境公路穿村而过。汉唐时处于阳城驿十里长街的中心地带,自古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船形地,说明了它的山川形胜;两条河,流出了它的钟灵毓秀;汉墓群,印证了它的昔日繁华;鸡冠山,孕育了它的千年文脉。三大庄园,是王家庄近代的辉煌;人才辈出,是王家庄人现代的骄傲。村庄土地集中,气候温和,生态优美,有久负盛名的“金盆”“银盆”两块肥沃的土地,是“金富水”之美誉的主要发源地。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呈现一幅文明、富裕、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地下躺着千年古文物
  王家庄村的名气之一,是它的地下埋藏着1800年前的宝贵文物。1980年,商南县文物工作者在该村后沙岗发现了东汉墓群遗址。2003年,省政府公布第4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庄汉代平民墓群位列其中。2005年10月出土的墓砖和粗瓷碗鉴定为唐代墓葬。2006年,商南县成立富水汉墓群田野文物保护机构。2009年1月,商南县旅游局提出建设商南第一个人文旅游项目,将汉代平民墓群归纳在内。
  该村出土的汉代陶仓、陶水砖槽、纪年砖、画像砖、铜镜、金簪、陶器、铁镰、铁犁等文物和五铢、半刀、大泉等古币,给这个村落增添了神秘的历史色彩和文化内涵。汉墓群的发现再次印证了富水在汉代曾经是十里长街的说法。如今每逢周末或假期,来该村休闲放松、探古赏今的游客络绎不绝。
  “长寿村”里文化味道浓
  王家庄村有7个村民小组、340户、1509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71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出市县平均水平。现有80岁以上长寿福星20人,最高龄现年98岁。村党支部书记贺力尉于1999年发起成立了老年协会,下设学习宣传组、文艺组、编辑创作组、调解组、关心下一代组、关爱老人组、器材管理组、音响组和舞狮教练等。村上有演出团队,建有自己的宣传文化阵地,办有自己的杂志社,这在农村是一件新颖事。协会确定每月初九、十九、廿九为集体学习日,每天早晚组织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投入2.5万元购置了演出器材,组建由86人组成的群众艺术团,大部分节目自编自演,实现了生产娱乐两不误。同时,该村通过办黑板报、播放光盘、阅览科技健身图书等途径,营造出农村孝亲敬老的文化氛围。
  由村老年协会牵头,老干部、老教师参与创办编印的《金秋文集》,在反映出该村老年人精神风貌的同时,彰显了时代特色,促进了乡风文明和文化发展,这在全县124个行政村中开创了村级办刊的先河。村老年协会把村上阅历丰富、有工作热情、有写作能力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村志编写组,编写《王家庄村志》,记录村庄的变迁历史,叙述村庄的传奇故事,见证村庄的发展成果,传承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王家庄村志》为全市首部印刷质量最高、内容涵盖最广的村级志书。

  • 相关阅读
  • 丰收村成为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薛付全 胡庆斌 王西   距西康高速东坪出口仅两公里的镇安青铜关镇丰收村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窗明几净的新居、野味浓郁的“农家乐”,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城里人;一层层梯田已...

    时间:06-23
  • 搬迁户的幸福生活

      记者 吉文艳 张萍   一幢幢高楼整齐排列着,楼房之间的小花园新芽吐绿,小区广场上的老人们开心地跳着广场舞,嬉戏打闹的孩童在健身场上留下一串串笑声……这是记者近日在商州区沙河子镇柴湾移民...

    时间:06-23
  • 粽子村里糯米香

    文/图 记者 李 亮凌晨4:20,风建霞正从锅里往外捞粽子。说到洗叶子也是一件辛苦活时,王文武的妻子笑着说,没有包粽子辛苦。王红计的老伴闲时也会帮他包上几个,两个人说说笑笑,也是一种陪伴。天空还未大亮,李建娥...

    时间:06-23
  • 商洛红茶成为茶博会亮点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孙传卿)陕西省第九届茶博会日前在西安曲江会展中心开幕,全国各大茶企茶商云聚展馆,商洛茶叶秦岭红成为本届茶博会上最大的亮点。   近年来,我市创新茶叶发展思路,建立市、县两级茶...

    时间:06-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