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石学宏 孙传卿 周金亮
王家庄生机盎然的大棚菜
商南县富水镇王家庄村是一个诗情画意的美丽村落。距县城10公里,西南铁路、312国道、富穆出境公路穿村而过。汉唐时处于阳城驿十里长街的中心地带,自古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船形地,说明了它的山川形胜;两条河,流出了它的钟灵毓秀;汉墓群,印证了它的昔日繁华;鸡冠山,孕育了它的千年文脉。三大庄园,是王家庄近代的辉煌;人才辈出,是王家庄人现代的骄傲。村庄土地集中,气候温和,生态优美,有久负盛名的“金盆”“银盆”两块肥沃的土地,是“金富水”之美誉的主要发源地。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呈现一幅文明、富裕、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地下躺着千年古文物
王家庄村的名气之一,是它的地下埋藏着1800年前的宝贵文物。1980年,商南县文物工作者在该村后沙岗发现了东汉墓群遗址。2003年,省政府公布第4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庄汉代平民墓群位列其中。2005年10月出土的墓砖和粗瓷碗鉴定为唐代墓葬。2006年,商南县成立富水汉墓群田野文物保护机构。2009年1月,商南县旅游局提出建设商南第一个人文旅游项目,将汉代平民墓群归纳在内。
该村出土的汉代陶仓、陶水砖槽、纪年砖、画像砖、铜镜、金簪、陶器、铁镰、铁犁等文物和五铢、半刀、大泉等古币,给这个村落增添了神秘的历史色彩和文化内涵。汉墓群的发现再次印证了富水在汉代曾经是十里长街的说法。如今每逢周末或假期,来该村休闲放松、探古赏今的游客络绎不绝。
“长寿村”里文化味道浓
王家庄村有7个村民小组、340户、1509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71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出市县平均水平。现有80岁以上长寿福星20人,最高龄现年98岁。村党支部书记贺力尉于1999年发起成立了老年协会,下设学习宣传组、文艺组、编辑创作组、调解组、关心下一代组、关爱老人组、器材管理组、音响组和舞狮教练等。村上有演出团队,建有自己的宣传文化阵地,办有自己的杂志社,这在农村是一件新颖事。协会确定每月初九、十九、廿九为集体学习日,每天早晚组织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投入2.5万元购置了演出器材,组建由86人组成的群众艺术团,大部分节目自编自演,实现了生产娱乐两不误。同时,该村通过办黑板报、播放光盘、阅览科技健身图书等途径,营造出农村孝亲敬老的文化氛围。
由村老年协会牵头,老干部、老教师参与创办编印的《金秋文集》,在反映出该村老年人精神风貌的同时,彰显了时代特色,促进了乡风文明和文化发展,这在全县124个行政村中开创了村级办刊的先河。村老年协会把村上阅历丰富、有工作热情、有写作能力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村志编写组,编写《王家庄村志》,记录村庄的变迁历史,叙述村庄的传奇故事,见证村庄的发展成果,传承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王家庄村志》为全市首部印刷质量最高、内容涵盖最广的村级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