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灵口唢呐

灵口唢呐

2015-06-25 09:23:06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吕建民

唢呐表演排练

唢呐表演排练

  洛南县灵口民间唢呐是洛南民间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从陕北、关中、山西、河南等地传入灵口,形成鼎盛时期。当时的民间艺人只是利用红白喜事、庙会等助兴演出,目的是养家糊口,人们俗称“龟兹”。
  灵口民间唢呐现主要分布在上河村、灵口街村、宋川村、陈庄村、现岔村等。演奏形式主要有单吹、双吹、口吹、鼻吹等多种形式。主要曲牌有唢呐开花、百鸟朝凤、大小开门、张良归山、金钩挂玉屏等,按曲牌长短来分有大曲牌和小曲牌,一般演奏在20分钟之内。伴奏乐器主要有中音唢呐、笙、梆子、云锣、马锣、京镲、小碗等。在演奏技艺上利用循环换气法一口气吹完,一杆唢呐在吹奏中来回用小碗遮挡喇叭口,可以吹婴儿哭泣、鸟儿鸣叫、驴嚎马叫、风声雷声等口技。同时艺人要闭嘴用鼻吹双管,两耳朵架两个唢呐,口上吹的可以续接8-10个,但音色音质不变腔,谓之唢呐开花。
  灵口民间唢呐在上世纪50年代曾以灵口街刘玄子为代表,吹红洛南东路,现在的传承人主要有李行运、李行军、张结石、刘锁红、李新民等。他们在继承中力求发展创新,高昂豪迈、铿锵有力的曲调给人一种震撼感,其旋律变化大,抒情叙事各有不同。现以李行运为代表的灵口唢呐曾多次参加市县大型演出,已成为灵口对外文化交流的名片。经镇文化站挖掘整理申报后,被市人民政府冠名以《洛南唢呐》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相关阅读
  • 传奇老兵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魏华 年近九旬的老兵,军礼仍然是那样的标准,军姿仍是那样的魁梧。  12岁时稀里糊涂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行军途中逃脱,投奔八路军成为地下小交通员,解放战争期间做着充满惊险的侦查员工...

    时间:06-25
  • 商南实现放心粮油城乡全覆盖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刘 欣)截至日前,商南县建成放心粮油示范店8个,经销点12个,提前六个月完成全县“放心粮油”全覆盖三年建设任务。使全县基本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放心粮油&rdqu...

    时间:06-25
  • 病魔无情人有情

      杜 鹃   家住镇安县木王镇胜利村三组的乔建,是一名23岁的农民工,父亲身患矽肺病,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左脚残疾,智力缺陷,家中还有年过九旬的爷爷奶奶和一个四岁的妹妹。为了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年轻的...

    时间:06-25
  • 柞水启动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工程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吴学勤 陈世洋)日前,柞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联合下发《柞水县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工程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充分就...

    时间:06-25
  • 丹凤开展“一江三河”“洗脸”行动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何衍贵)连日来,丹凤县集中组织环卫工人开展丹凤城区“一江三河”洗脸行动,捡拾河道垃圾60多吨,让河面净起来。   由于天气及一些人为因素,丹凤城区的丹江、东河、西河&l...

    时间:06-25
  • 两代人的磨坊

      记者 肖 云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几乎谁也离不开面粉,特别是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丹凤县资峪镇店子村张湾组的张根贤与妻子张怀珍,在上世纪80年代开办一个磨坊,为远近村民磨了几十年的面粉,如今,他们...

    时间:06-25
  • 丹凤积极应对强降雨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陈 俊)针对近期的强降雨天气,丹凤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保民生的要求,严格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积极做好防汛防范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该县提前组织水务、教体、国土、交通、城...

    时间:06-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