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传奇老兵

传奇老兵

2015-06-25 09:19:49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魏华

年近九旬的老兵,军礼仍然是那样的标准,军姿仍是那样的魁梧。

 年近九旬的老兵,军礼仍然是那样的标准,军姿仍是那样的魁梧。

  12岁时稀里糊涂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行军途中逃脱,投奔八路军成为地下小交通员,解放战争期间做着充满惊险的侦查员工作。年近九旬的明道兴老人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八路军地下交通员
  1927年,明道兴生于现在的镇安县青铜关镇营丰村。1939年,刚刚12岁的明道兴在家遇上国民党抓壮丁。按照当时规定,他家兄弟五人,必须至少有两人被带走当兵,两个年长的哥哥闻讯偷偷地跑了,于是他被抓了壮丁。
  “在行军路上,我们新兵每天就是四件事,吃饭、睡觉、走路和挨国民党兵的皮鞋头、耳刮子和枪托。”明道兴掰着指头,清晰地回忆,当时每天跟着大家稀里糊涂、连滚带爬地走,脚上满是血泡,血水湿透了鞋底,至于自己要去干什么,到哪里去,他一点都不知道。
  行军近30天后,新兵增加到100多人,来到宁夏一个叫猴桃(音)的地方宿营。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冻得穿着单衣的新兵们一个个瑟瑟发抖。看守他们的国民党兵一个在门口站岗,两个在另一间屋子的炕上取暖。喝稀饭的时候,明道兴坐在拐角里看到,几个大个子新兵偷偷商量了一下,一个新兵来到门口,把一碗滚烫的稀饭猛扣在门口士兵的头上,几个新兵立即将烫懵了的他拖进屋里,其他新兵冲过去,缴了那两个士兵的枪,把三人牢牢地捆绑起来。收拾完三个国民党兵,大家就到陕北找八路军。
  “到达陕北定边的当晚,我第一次吃到这辈子最美味的菜——猪肉炖粉条。我感觉好像到家了。”明道兴说。1939冬天开始,明道兴就成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的地下交通员。起初驻扎在陕北定边一带,不久随部队到了甘肃庆阳地区。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庆阳和陕西铜川黄堡镇十里铺地下联络点之间往返传递情报。
  当时,庆阳到十里铺之间有一百多里路,路上关卡林立,只要被搜出情报,就会立刻枪毙。为了安全,每次基本上都是傍晚出发,早上赶到。“为了迷惑盘查,我不理发、不洗脸、不洗澡,穿得破衣烂衫,像个叫花子。”明道兴说,“有时候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出发时不能携带情报,或者在半路上毁掉情报,就要采用当时的记忆绘图和速记文字,把情报记下来,进行口头汇报。为了预防出错,我会在整个路上默念数百上千遍。5年里,我没有出过一次错。”
  一路上,经常不是几十里荒无人烟,就是黑森林,刚开始听见野兽嚎叫,明道兴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后来习惯了,走夜路就像白天一样。”一夜奔走下来,常常脚上的汗水和稀了鞋里的泥土与污垢,脚在鞋里一滑一滑的,还唧唧作响。
  优秀的侦察兵
  1945年元月,明道兴被调到旅部侦查科任侦查参谋,随后参加了延安保卫战、瓦子街战役、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等。
  1948年2月,解放军包围宜川,明道兴与老班长陈大头在距离瓦子街十多里的山坡上侦查。班长年龄大,眼神不好,负责数炮车、牲畜等,明道兴负责数人。山下千军万马在通过,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警觉。所以,他把身体紧紧贴在树后,纹丝不动,眼光切着树身看着下面的路上,每走过一个敌人就数一下。由于高度紧张,当敌人走完后,他才发现臀部以下都被雪盖住,自己和树已经融为一体,成了一个落满雪的大树干。

  • 相关阅读
  • 灵口唢呐

    文/图 吕建民唢呐表演排练  洛南县灵口民间唢呐是洛南民间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从陕北、关中、山西、河南等地传入灵口,形成鼎盛时期。当时的民间艺人只是利用红白喜事、庙会等助兴演出,目的是养家糊口,人们...

    时间:06-25
  • 商南实现放心粮油城乡全覆盖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刘 欣)截至日前,商南县建成放心粮油示范店8个,经销点12个,提前六个月完成全县“放心粮油”全覆盖三年建设任务。使全县基本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放心粮油&rdqu...

    时间:06-25
  • 病魔无情人有情

      杜 鹃   家住镇安县木王镇胜利村三组的乔建,是一名23岁的农民工,父亲身患矽肺病,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左脚残疾,智力缺陷,家中还有年过九旬的爷爷奶奶和一个四岁的妹妹。为了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年轻的...

    时间:06-25
  • 柞水启动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工程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吴学勤 陈世洋)日前,柞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联合下发《柞水县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工程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充分就...

    时间:06-25
  • 丹凤开展“一江三河”“洗脸”行动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何衍贵)连日来,丹凤县集中组织环卫工人开展丹凤城区“一江三河”洗脸行动,捡拾河道垃圾60多吨,让河面净起来。   由于天气及一些人为因素,丹凤城区的丹江、东河、西河&l...

    时间:06-25
  • 两代人的磨坊

      记者 肖 云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几乎谁也离不开面粉,特别是以面食为主的北方人。丹凤县资峪镇店子村张湾组的张根贤与妻子张怀珍,在上世纪80年代开办一个磨坊,为远近村民磨了几十年的面粉,如今,他们...

    时间:06-25
  • 丹凤积极应对强降雨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陈 俊)针对近期的强降雨天气,丹凤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保民生的要求,严格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积极做好防汛防范各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该县提前组织水务、教体、国土、交通、城...

    时间:06-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