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魏华

年近九旬的老兵,军礼仍然是那样的标准,军姿仍是那样的魁梧。
12岁时稀里糊涂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行军途中逃脱,投奔八路军成为地下小交通员,解放战争期间做着充满惊险的侦查员工作。年近九旬的明道兴老人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八路军地下交通员
1927年,明道兴生于现在的镇安县青铜关镇营丰村。1939年,刚刚12岁的明道兴在家遇上国民党抓壮丁。按照当时规定,他家兄弟五人,必须至少有两人被带走当兵,两个年长的哥哥闻讯偷偷地跑了,于是他被抓了壮丁。
“在行军路上,我们新兵每天就是四件事,吃饭、睡觉、走路和挨国民党兵的皮鞋头、耳刮子和枪托。”明道兴掰着指头,清晰地回忆,当时每天跟着大家稀里糊涂、连滚带爬地走,脚上满是血泡,血水湿透了鞋底,至于自己要去干什么,到哪里去,他一点都不知道。
行军近30天后,新兵增加到100多人,来到宁夏一个叫猴桃(音)的地方宿营。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冻得穿着单衣的新兵们一个个瑟瑟发抖。看守他们的国民党兵一个在门口站岗,两个在另一间屋子的炕上取暖。喝稀饭的时候,明道兴坐在拐角里看到,几个大个子新兵偷偷商量了一下,一个新兵来到门口,把一碗滚烫的稀饭猛扣在门口士兵的头上,几个新兵立即将烫懵了的他拖进屋里,其他新兵冲过去,缴了那两个士兵的枪,把三人牢牢地捆绑起来。收拾完三个国民党兵,大家就到陕北找八路军。
“到达陕北定边的当晚,我第一次吃到这辈子最美味的菜——猪肉炖粉条。我感觉好像到家了。”明道兴说。1939冬天开始,明道兴就成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的地下交通员。起初驻扎在陕北定边一带,不久随部队到了甘肃庆阳地区。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庆阳和陕西铜川黄堡镇十里铺地下联络点之间往返传递情报。
当时,庆阳到十里铺之间有一百多里路,路上关卡林立,只要被搜出情报,就会立刻枪毙。为了安全,每次基本上都是傍晚出发,早上赶到。“为了迷惑盘查,我不理发、不洗脸、不洗澡,穿得破衣烂衫,像个叫花子。”明道兴说,“有时候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出发时不能携带情报,或者在半路上毁掉情报,就要采用当时的记忆绘图和速记文字,把情报记下来,进行口头汇报。为了预防出错,我会在整个路上默念数百上千遍。5年里,我没有出过一次错。”
一路上,经常不是几十里荒无人烟,就是黑森林,刚开始听见野兽嚎叫,明道兴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后来习惯了,走夜路就像白天一样。”一夜奔走下来,常常脚上的汗水和稀了鞋里的泥土与污垢,脚在鞋里一滑一滑的,还唧唧作响。
优秀的侦察兵
1945年元月,明道兴被调到旅部侦查科任侦查参谋,随后参加了延安保卫战、瓦子街战役、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等。
1948年2月,解放军包围宜川,明道兴与老班长陈大头在距离瓦子街十多里的山坡上侦查。班长年龄大,眼神不好,负责数炮车、牲畜等,明道兴负责数人。山下千军万马在通过,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警觉。所以,他把身体紧紧贴在树后,纹丝不动,眼光切着树身看着下面的路上,每走过一个敌人就数一下。由于高度紧张,当敌人走完后,他才发现臀部以下都被雪盖住,自己和树已经融为一体,成了一个落满雪的大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