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韩卫彬 操龙春)当你在品尝美味佳肴时,你是否会想起,在乡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背着药箱,穿着皮靴,冒着严寒酷暑,翻山越岭,挨家串户,几十年,风雨无阻。他们默默无闻,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不计报酬,他们就是村级动物疫病防疫员。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保证我们舌尖上安全。在这个群体中,有很多人、很多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佩。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基层村级防疫员,他叫韩汉强,湘河镇莲花台村人。今年76岁,是镇上年龄最大的村防疫员,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46年。一开始,他干的人医,专门给小孩打疫苗。后来镇上要在每个村选一名动物疫病防疫员,当时村上没有专门兽医,于是他主动就把这项工作承担起来。那时候,当防疫员没有工资,只是实行的记工分制度,打一次针,收五分钱,然后把钱全部上交组上,由组上按两毛五记一个工日记分,他现在还清楚的记着。在那个年代,基本上家家都养猪养鸡,散养户很多,工作量很大也很辛苦。一天下来,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累的够呛,虽说工作脏点、累点,但在那时确还是个肥差,因为这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干不了,那几年就靠打防疫针,解决了一家人一年的口粮问题,他自豪说道。
80年代以后,国家就开始给我们这些人发工资,当时一年40元,1992年涨到80元,2013年以后我们工资涨到2000元左右。这几年,自己年龄大了,子女们都劝不让干这项工作,但我感觉身体还行,还想再干几年,干了一辈子,突然放弃,我心里舍还真有些舍不得。
给动物打防疫针,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他说这活是个苦累脏,一般人吃不了这苦,嫌这个工作脏。一年到头身上很少能穿上干净的衣服,一年三次集中防疫,每个月还要按时补针,工作量很大。要想干好这个工作很不容易,要能吃苦,不怕脏。有的群众不注重圈舍卫生,一到夏天,圈舍臭气熏天,苍蝇乱飞,没办法,你还得下圈打针,有的猪脾气暴躁,你一个人下去收拾不了,非得叫上几个好劳力把猪控制住,你才能打防疫针。那时候,不像现在,没有交通工具,打针全靠步行,没有电话,有时你去打针,走了半天,等到了,发现对方不在家,没办法,有得回去,这样反反复复来回要跑还几趟,很是麻烦。
工作再苦再累,我们不怕,就怕群众不理解。有时到户里打防疫针,按照要求要给动物佩戴耳标,有些群众看见动物留血,就坚决不让带,你就得反复做工作。还有有的动物打防疫针发生过敏或者免疫失败,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群众不理解,现在情况好很多了,当看到通过打预防针,动物疾病减少了,群众收入增加了,自己也很是高兴。
在镇上,像他一样敬业村级防疫员还有很多,他们默默无闻,淡薄个平凡名利,在这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养殖业发展保驾护航,守卫者一方平安,是人民群众财产真正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