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乡土文化扮靓朱家湾

乡土文化扮靓朱家湾

2015-09-08 08:39:0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朱恢军
  8月末到柞水营盘朱家湾,刚遇到了入秋后的第一场雨。一路上尽情随车辆在公路驰骋,听着车轮在湿润的柏油路面碾压出嗞嗞声,嗅着清新舒服的空气,欣赏着路边随风而摆的杨树枝、哗哗流淌的山泉……真让人佩服秦岭深处每一个地方似乎都是绝美之景。
  “你们还没看到朱家湾最有乡村气息的土文化,也是最特别的景致。”一路随行的朱家湾村支书胡平志说。话音未落,一堵矮小的土墙格外惹眼:茅草遮盖下,原来冬天用来取暖的火盆,木匠用的墨斗,装水的木桶,农民以前过冬时的腌菜缸、瓮……众多的农民生产生活中淘汰下来的老物件都镶嵌在土墙上,连废旧的自行车也爬上了墙头,别有一番乡味。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师易鹏说:“我们这次设计是将这边的田园美景和古朴民俗加上生态农业,融入当地的一些材料,将材料转化为全新的一些元素来打造原生态的乡村美。”根据自身生态优势,朱家湾村提出建设“生态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的“五美”美丽乡村建设思路,设计建设者充分借鉴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的发展经验,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深入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河里石头、废旧农具、废弃木桩等原材料,将文化元素渗透到建设中去,呈现乡村原生美,让游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
  天已转晴,我们顺着宽敞整洁的通组入户路闲逛时,收拾得干净利索的村妇扬起木锤打糍粑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村妇抡起木锤的空隙,旁边的小女孩已把大石墩面的糍粑翻铲到一起。她们配合得那样的美妙,以至于小女孩看到游客,还扭头偷看,一点也不影响劳作进度。不多久,松散的熟土豆就成了盘里黏糊糊、香喷喷的糍粑。“我一天都要打不少糍粑,专门送给周围办农家乐的村民。”年轻的村妇说完,用腰间的围巾擦了擦额上的汗珠,漂亮的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行走在移民搬迁点上,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家乐在树叶遮荫棚的妆点下,宛如一幅精美的民俗风情画。“去东家的张家大院吧,那家土豆焖土鸡,绝对农家散养的货,正宗!”“还是去西家的三道井农家,靠洋芋就能做出一桌的菜肴来,馋死人,我去年就吃过。”一群西安游客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我们走进了竹苑农家。户主郭春玲是朱家湾农家乐集群中较有名气一家,随着今年村里美丽乡村的建设,让她原本就很受欢迎的农家乐生意更红火。“美丽乡村建设不仅美化靓化了我们农家乐的环境,更使我们农家乐的档次、品位得到了提升,游客也比往年更多,收入也比往年更多。”郭春玲说。
  用过美餐,散步间来到了花锦园,时值初秋季,园里金菊吐蕊绽放、秋葵摇曳多姿、剑兰坚挺葱郁……穿过别致拱形的小木桥,弯弯的青石小路两边,静逸的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易鹏介绍,花锦园片区是依托生态农田和原有的老居民为基础打造的浪漫花园休闲主题,由居民住宿、摄影花田、采摘体验等几个片区组成,建成后可为游客提供住宿、摄影、采摘、观赏等一体化休闲服务。
  据了解,正在建设国家美丽乡村的朱家湾村,很快就能让游客体验全新的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预订朱家湾各种住宿房位、娱乐项目,并在网站的帮助下完成“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易鹏说,“将生产、生态、生活这三种商业模式,通过网络和电子商务的方式推广出去,来迎接更多的游客,使当地的村民能获得更大的收益,使游客能获得更大的开心和快乐。”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优美的环境,更要有美丽的文化。良好自然生态加上传统乡村“土”文化,不仅让朱家湾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且搬进楼房、挣得来钱、奔上小康。更重要的是,还正在精心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朱家湾已渐渐成为牛背梁山脚下游客不得不去的一处美景。

  • 相关阅读
  • 快乐的老木匠

    文/图 记者 贾书章  走进王荫坤老人的家,一个木工工作台上,刨木花卷起来,像一朵朵白褐色的花,散发着松木特有的清香。木工工作台旁,刨子、斧子、墨斗、大小的手工锯、凿子等木工工具一应俱全。王荫坤老人正在用...

    时间:09-08
  • 没等到大阅兵的抗战老兵

    文/图 记者 董 楠刘振声老人在病床上接受媒体采访  70年过去了,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历史的创造者也随岁月流逝渐渐老去。但英雄不会被忘记,曾经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而征战沙场的勇士们不会被忘记。就在大阅...

    时间:09-08
  • 19吨液化汽油槽车侧翻 多部门紧急排险

      本报讯 (记者 方 方 通讯员 韩 丹)9月4日15时14分,一辆车号为川X-20083挂装有约19吨液化汽油的槽罐车在s307省道柞水至商州杏坪镇肖台村路段发生侧翻,油料泄漏,后经柞水县应急办、安监局、杏坪镇政府等多个部门...

    时间:09-08
  • 带着妈妈去上学

      本报讯 (汪 涛)9月6日,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帮助下,唐伟丽带着妈妈来到商洛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她将一边照顾病重的母亲一边完成自己的学业。   今年19岁的唐伟丽,家住山...

    时间:09-08
  • 商南特色为先打造知名美丽乡村

      锣鼓响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游客来了,记者朋友、网络达人、微博大V们来了,垂钓爱好者也来了。顿时,美丽的乡村沸腾了!   这里是商南县倾力倾情打造的“秦岭美丽乡村”——清油河镇...

    时间:09-08
  • 清油河创新举措助推移民搬迁

      本报讯 (张妮娜 周烨明)商南县清油河镇党政领导干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移民搬迁重点工作推进责任制,镇领导带领扶贫、林业、农业等相关站所负责人走遍了全镇的沟沟叉叉,经过实地...

    时间:09-08
  • 洛南组织新型职业农民考核

      本报讯 (席福民)近日,为了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塑造未来农业生产主力军,洛南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认真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培训采取固定课堂集中授课,田间课堂实习实训,帮扶指导老师...

    时间:09-08
  • 柞水为“三大会客厅”注入文化内涵

      本报讯 (陈华亮 张 珊)今年来,立足基层文化阵地、群众文化生活和完善旅游文化要素的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为柞水建设“三大会客厅”注入了文化内涵。   围绕建设“精美城镇...

    时间:09-08
  • 山阳“道德讲堂”弘扬正能量

      本报讯 (柳 阳 记者 董 楠)9月2日上午,山阳县公路段道德讲堂活动伴着激扬的歌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公路段60多名领导干部参与此次活动,大家都一致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自己的岗位,践行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

    时间:09-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