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快乐的老木匠

快乐的老木匠文/图 记者 贾书章

2015-09-08 08:45:2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贾书章

  走进王荫坤老人的家,一个木工工作台上,刨木花卷起来,像一朵朵白褐色的花,散发着松木特有的清香。木工工作台旁,刨子、斧子、墨斗、大小的手工锯、凿子等木工工具一应俱全。王荫坤老人正在用刨子刨一件木料,他一会刨刨,一会儿闭上一只眼,用左手拿着木料在瞄木料刨直了没有,干起自己热爱的木工活儿,王荫坤总是一丝不苟。
  王荫坤虽然已是74岁的老木匠,但他看起来身体硬朗,耳聪目明。他与农村那些埋头做木工活的木匠不同的是,他在做活歇息时,手里抱个柞水渔鼓,拿个板子,唱起了柞水民歌。老人的民歌多以劝善的民间故事为主,唱腔高高低低,跌宕起伏,唱到高潮处,令人拍手叫好。
  王荫坤家住柞水县凤凰镇金凤村。为了谋生,他拜当地有名的大木匠学艺一年多时间,学会了木工的十八般技艺,他还按照自己的设想,把木工的技术加以改进,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练就了一手木工绝活儿。
  王荫坤做木工家具,他给自己定了个硬原则。即做活的木料必须要干透,不干的木料做出活来易变形,尤其是木卯易松动,导致家具质量不合格,用不了多久就散了架。王荫坤最拿手的木工活是小桌子和抽页桌子。他把选好的木料加工成齐楞楞的四条腿,然后在四条腿上统一划线,用三角尺卡好四个桌子腿的距离和方正,然后再打卯,并确保打的卯整齐划一,安装起来严丝合缝。正因为他的活儿做得好,村里人家大多数小桌子都是王荫坤做的。村里人家里的小桌子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用到现在了看起来还如新的一样,不仅桌面油漆光亮如新,而且整个桌子硬扎得很,经得起时间的摔打,既结实耐用又美观漂亮。
  王荫坤从农村常用的桌子、板凳、水桶、木盆做起,再学着做大柜子、大箱子和寿材等大件木活儿。为了使自己做的家具配套漂亮,他还自学会铜锁子、铜合页等的制作,他浇铸的铜锁子、铜合页图案由自己刻画,不仅外表美观,而且结实耐用,用的时间越长,越光亮圆润。凭着一身的木工技艺,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王荫坤每天能挣十几元的工钱。1965年冬,为了准备好第二年他的婚礼嫁妆,20岁出头的王荫坤用了9天时间,给自己做了一对大箱子、两个抽页桌子,大箱子、抽页桌子的铜合页和铜锁子均是他亲自动手浇铸而成。这几件木制家具历经半个多世纪,现在完好如初。油漆光亮、铜锁子和铜合页透亮圆润,散发着金属的光泽。
  王荫坤做木工活一干就是50多年,木工活让他们一家生活有了依靠。他的两儿两女都已成家立业,他家里也盖起了三间两层的新楼,一家人生活平静而又幸福。
  说道他为啥喜欢柞水渔鼓,王荫坤老人笑着给我们讲起了他的经历。原来,王荫坤在做木工活中,经常听柞水的乡村渔鼓队演唱柞水山歌和民歌小调,听的时间长了,没想到他也爱上了柞水渔鼓。他就学着渔鼓的样子,在家里亲自动手给自己做了一只渔鼓、一双板子。还用铜水浇铸了一只钹儿。于是,在做木工活之余,他就抱个渔鼓唱唱山歌小调,不仅自己快乐着,而且给乡亲们带来了快乐。王荫坤每到山里给群众做木工活,他的背笼里除了木工所要用的工具,就是背笼里少不了一只渔鼓,弄得路边人搞不清他到底是做木工活的还是来唱渔鼓的。
  现在,木工活虽然在农村没有原先吃香了,但王荫坤老人始终没有丢掉自己的手艺。他的两个徒弟看木工活不挣钱了,已放弃不干了,他坚持自己要做下去。每接到木工活,他坚持和以往一样把活做精做细。平时也给村邻修理修理旧桌凳,虽挣不下几个钱,但他却很高兴去做。与昔日不同的是,过去王荫坤老人做木工活多,唱渔鼓少。现在倒过来却变成了做木工活少,唱渔鼓要多。

  • 相关阅读
  • 没等到大阅兵的抗战老兵

    文/图 记者 董 楠刘振声老人在病床上接受媒体采访  70年过去了,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历史的创造者也随岁月流逝渐渐老去。但英雄不会被忘记,曾经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而征战沙场的勇士们不会被忘记。就在大阅...

    时间:09-08
  • 19吨液化汽油槽车侧翻 多部门紧急排险

      本报讯 (记者 方 方 通讯员 韩 丹)9月4日15时14分,一辆车号为川X-20083挂装有约19吨液化汽油的槽罐车在s307省道柞水至商州杏坪镇肖台村路段发生侧翻,油料泄漏,后经柞水县应急办、安监局、杏坪镇政府等多个部门...

    时间:09-08
  • 乡土文化扮靓朱家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朱恢军   8月末到柞水营盘朱家湾,刚遇到了入秋后的第一场雨。一路上尽情随车辆在公路驰骋,听着车轮在湿润的柏油路面碾压出嗞嗞声,嗅着清新舒服的空气,欣赏着路边随风而摆的杨树枝、哗...

    时间:09-08
  • 带着妈妈去上学

      本报讯 (汪 涛)9月6日,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帮助下,唐伟丽带着妈妈来到商洛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她将一边照顾病重的母亲一边完成自己的学业。   今年19岁的唐伟丽,家住山...

    时间:09-08
  • 商南特色为先打造知名美丽乡村

      锣鼓响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游客来了,记者朋友、网络达人、微博大V们来了,垂钓爱好者也来了。顿时,美丽的乡村沸腾了!   这里是商南县倾力倾情打造的“秦岭美丽乡村”——清油河镇...

    时间:09-08
  • 清油河创新举措助推移民搬迁

      本报讯 (张妮娜 周烨明)商南县清油河镇党政领导干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移民搬迁重点工作推进责任制,镇领导带领扶贫、林业、农业等相关站所负责人走遍了全镇的沟沟叉叉,经过实地...

    时间:09-08
  • 洛南组织新型职业农民考核

      本报讯 (席福民)近日,为了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塑造未来农业生产主力军,洛南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认真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培训采取固定课堂集中授课,田间课堂实习实训,帮扶指导老师...

    时间:09-08
  • 柞水为“三大会客厅”注入文化内涵

      本报讯 (陈华亮 张 珊)今年来,立足基层文化阵地、群众文化生活和完善旅游文化要素的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为柞水建设“三大会客厅”注入了文化内涵。   围绕建设“精美城镇...

    时间:09-08
  • 山阳“道德讲堂”弘扬正能量

      本报讯 (柳 阳 记者 董 楠)9月2日上午,山阳县公路段道德讲堂活动伴着激扬的歌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公路段60多名领导干部参与此次活动,大家都一致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自己的岗位,践行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

    时间:09-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