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没等到大阅兵的抗战老兵

没等到大阅兵的抗战老兵

2015-09-08 08:44:38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董 楠

刘振声老人在病床上接受媒体采访

刘振声老人在病床上接受媒体采访

  70年过去了,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历史的创造者也随岁月流逝渐渐老去。但英雄不会被忘记,曾经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而征战沙场的勇士们不会被忘记。就在大阅兵前夕,抗战老兵刘振声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享年91岁。“父亲一直盼着能看到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结果还是没有坚持到。这是他,也是我的遗憾。”刘振声的儿子悲痛地说。刘振声1924年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无极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940年7月入伍参加八路军,全国解放后转业并完成了中学和大学学业,来到商洛工作一生,1984年因病离休。商洛也成了刘振声的第二故乡。
  16岁参加八路军
  一个月前,我在商洛市中心医院病房里见到了抗战老兵刘振声老人。已经91岁高龄的他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输液,由于年事已高老人单薄的身体看起来很虚弱,但眉头舒展,表情宁静。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老人非常激动,形如枯槁的身体几次想努力坐起来,小儿子在旁连忙抚摸老人的额头,并给他耳语些什么,安慰着他,老人这才平静下来。
  当问起当年参军抗日时,老人嘴里不断地重复着:“那时候的日子苦啊,日本鬼子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老百姓没有活路。”刘振声回忆,他的童年几乎不知道吃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最好的饭就是红薯,住的都是玉米秆搭成的房子。那时姐姐已经出嫁,哥哥给地主家做长工,而刘振声的母亲当年就是在日军扫荡村庄时胳膊被打坏,由于医疗物资匮乏,母亲不幸去世。带着国恨家仇,1940年刚刚年满16岁的刘振声参加了八路军,担任17团话务员。
  刘振声一生走南闯北,儿时在石家庄生活,后来转战陕北延安,转业后又在柞水、商州工作,所以口音比较杂,但提起当年参加了八路军的情形,刘振声为了让我们听得清楚,刻意放慢语速字正腔圆地说:“是聂荣臻带领的晋察冀部队里一个姓李的排长来我们村招兵,当时一共招了十几个兵娃娃。八路军走到哪都受百姓欢迎,到哪里都有口饭吃。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山西宿营时在百姓家借碗筷,那还是第一次见到洋瓷碗,稀奇得很哩!”据老人回忆,当年国民党的征兵政策是“两丁出一子”,当年家里有两个男孩的,就要有一人去当兵,有钱人家可以“出钱不出丁”。而共产党人不仅没有强拉壮丁,反倒给村里劳力少的家庭义务代耕帮忙种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时间久了,村里人都知道共产党好,就积极主动地让自家的儿子去参加共产党的部队,一起打鬼子。
  打鬼子不怕死
  入伍后,备战训练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射击、瞄准、投弹、匍匐、卧倒……年纪小小的刘振声和他的战友们每天在荒地里坚持苦练,然而他们要克服的远不止体力与意志力的双重考验。刘振声说:“那个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年龄小,睡一觉体力也就恢复了。最让人痛恨的是每隔三四天就要受到鬼子的偷袭和骚扰,所以备战训练总是在‘见缝插针’中进行,听见鬼子的枪声来了,为保存实力就先跑,等到环境安全了再出来继续训练。”经过短暂的集训,刘振声就跟着部队开赴抗日战场。
  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战争条件下,八路军在敌后开辟游击战场,化整为零,各自为战,小股出击的游击战打得风生水起,消灭敌人积小胜为大胜,部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1941年,据可靠消息,日军要在河北清涧县(音)将一批大炮运往军师阵地。刘振声所在的八路军17团接到上级指示:要在那里跟日军打一场游击战,偷袭日军给养队,阻止日军给炮楼等军事阵地运送大炮和粮食。说到这,刘振声好像自己也穿越到70年前的战场上,紧握着拳头说道:“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提前侦查到河北省清涧县(音)的徐庄是他们的必经之路,继而我们八路军一个连120个人,提前两天就埋伏在这里。游击战讲究的是战术上的配合,要反应迅速,见机行事。当天晚上,临出发前领导向我们作了最后的动员,一切准备就绪。拂晓前,一辆军用卡车后面跟着二十几个端着机枪的伪军,十几个鬼子走在后面,拉着武器正要经过,兵临城下,我们将其团团包围,时机已到,领导手枪一响,我们即刻对敌发起总攻,遭到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敌人顿时阵角大乱,眨眼间我们就打死了七八个鬼子,打得他们猝不及防,其余的都被吓跑了。”

  • 相关阅读
  • 快乐的老木匠

    文/图 记者 贾书章  走进王荫坤老人的家,一个木工工作台上,刨木花卷起来,像一朵朵白褐色的花,散发着松木特有的清香。木工工作台旁,刨子、斧子、墨斗、大小的手工锯、凿子等木工工具一应俱全。王荫坤老人正在用...

    时间:09-08
  • 19吨液化汽油槽车侧翻 多部门紧急排险

      本报讯 (记者 方 方 通讯员 韩 丹)9月4日15时14分,一辆车号为川X-20083挂装有约19吨液化汽油的槽罐车在s307省道柞水至商州杏坪镇肖台村路段发生侧翻,油料泄漏,后经柞水县应急办、安监局、杏坪镇政府等多个部门...

    时间:09-08
  • 乡土文化扮靓朱家湾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朱恢军   8月末到柞水营盘朱家湾,刚遇到了入秋后的第一场雨。一路上尽情随车辆在公路驰骋,听着车轮在湿润的柏油路面碾压出嗞嗞声,嗅着清新舒服的空气,欣赏着路边随风而摆的杨树枝、哗...

    时间:09-08
  • 带着妈妈去上学

      本报讯 (汪 涛)9月6日,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帮助下,唐伟丽带着妈妈来到商洛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她将一边照顾病重的母亲一边完成自己的学业。   今年19岁的唐伟丽,家住山...

    时间:09-08
  • 商南特色为先打造知名美丽乡村

      锣鼓响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游客来了,记者朋友、网络达人、微博大V们来了,垂钓爱好者也来了。顿时,美丽的乡村沸腾了!   这里是商南县倾力倾情打造的“秦岭美丽乡村”——清油河镇...

    时间:09-08
  • 清油河创新举措助推移民搬迁

      本报讯 (张妮娜 周烨明)商南县清油河镇党政领导干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移民搬迁重点工作推进责任制,镇领导带领扶贫、林业、农业等相关站所负责人走遍了全镇的沟沟叉叉,经过实地...

    时间:09-08
  • 洛南组织新型职业农民考核

      本报讯 (席福民)近日,为了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塑造未来农业生产主力军,洛南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认真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培训采取固定课堂集中授课,田间课堂实习实训,帮扶指导老师...

    时间:09-08
  • 柞水为“三大会客厅”注入文化内涵

      本报讯 (陈华亮 张 珊)今年来,立足基层文化阵地、群众文化生活和完善旅游文化要素的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为柞水建设“三大会客厅”注入了文化内涵。   围绕建设“精美城镇...

    时间:09-08
  • 山阳“道德讲堂”弘扬正能量

      本报讯 (柳 阳 记者 董 楠)9月2日上午,山阳县公路段道德讲堂活动伴着激扬的歌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公路段60多名领导干部参与此次活动,大家都一致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自己的岗位,践行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

    时间:09-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