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烤烟带富吴家凹

烤烟带富吴家凹

2015-10-08 08:51:04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陈梓梁
  早就听说自然条件恶劣的吴家凹这几年通过发展烤烟产业远近闻名,农民盖起了新房子,家家有了摩托车,水、电、路进组入户,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时下正是烟叶收获的季节,吴家凹人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近日笔者走进镇安县庙沟镇蒿坪村吴家凹,探访这里的群众发家致富的故事。
  苦中求变找出路
  吴家凹人过去绝大部分居住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以前“上来面朝天,下来腿跑断”,群众住的是石板房,日常生活物资靠肩扛背驮,很多男青年娶媳妇都很困难,贫困程度也是远近闻名。虽然地理条件差,但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温偏低,土质和风向等自然条件很适合种植烤烟。2004年,镇上动员群众种植烤烟,吴家凹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种植烤烟。“以前当地农民只种小麦、玉米、洋芋等农作物,种烟的人很少,很多人没意识到烤烟的经济效益,对发展烤烟产业不理解、不支持。”在庙沟镇工作的吴家凹人朱安奎向我们介绍刚开始发展烤烟时的情景。
  “镇上干部多次召开现场会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大家种烟,还聘请专家现场授课,对烟苗、烟肥、地膜等物资给予优惠。”庙沟镇蒿坪村支部书记杨召卿说。
  政策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成熟,加上稳定的烤烟收购价,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种烤烟是见效快、收益大的致富产业,村民也由当初的要我种,变成了现在的我要种。
  种烟大户带发展
  “这几年种烤烟供二娃子读完了长安大学,小女子到宝鸡上大学的学费也不再担心,家里也盖起了楼房,买了摩托车和农用车,银行里还有些存款。”正在大田里摘掰烟叶的蔡林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他可是县上、镇上有名的烤烟种植大户,也是最先通过烤烟致富的烟农。
  “去年我们家40亩烤烟卖了近11万元,今年30多亩大概也有近10万元的收入!”在新房一楼忙着选烟扎把的蔡林的爱人陈正春说。
  “蔡林家种烟可是远近闻名,是镇上的致富典型,仅仅去年就净收入7万多元。”庙沟镇蒿坪村的包村领导、镇综治办主任舒建军对我们说道。像蔡林一样的种植大户在吴家凹还有好多家,苏发平、余相华等等,他们中多的种有40亩,少的也有10来亩。
  吴家凹种植烤烟的名气引起了县上和镇上的重视,不断加大支持力度,20多里的产业路实现了由土路、砂石路向水泥路的“三级跳”,自来水、电网改造工程通到了每家每户……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这里规模化的种植。
  烤烟产业谋富路
  群众意识的变化,带来的是烤烟产业化的发展。如今,吴家凹62户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从事烤烟种植,种植面积也由当初的几十亩增加到现在的800亩以上,以组为单位的吴家凹有如此大的种植规模,在该县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
  11年的发展历程,吴家凹人不断在扩大种植面积上做文章,同时还不断追求烟叶品质的提升。“从育苗到烘烤他们都轻车熟路,由以前的‘实习生’变成了现在的‘熟练工’,他们的烟叶每年都能卖上一个好价钱,烤烟产业已经成了吴家凹人发家致富的黄金产业。”庙沟镇镇长张本华说。如今,种植烤烟已经成为吴家凹人每年耕种的“习惯”,烤烟产业成为吴家凹的一项“传统产业”。
  “现在吴家凹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子,买了摩托车或三轮车,朱代材、杨应发、王凤德等5户种烟户还在云盖寺镇花园社区买了楼房,还有的买了小汽车。”镇安县庙沟镇蒿坪村村主任陈金海谈起吴家凹的变化,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2014年庙沟镇蒿坪村烤烟种植面积1000余亩,吴家凹一个组就有800多亩,预计年收入300万元,实现税收1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近万元。

  • 相关阅读
  • 我做三天山里娃

    文/图 殷挡军城乡孩子一块做家务  近日,陕西大眼蛙公益服务中心、洛南义工联合会举办了“我做三天山里娃”公益活动。活动的主旨是关注山区留守儿童,以“关爱、帮扶、感恩、成长”为宗旨,通...

    时间:10-08
  • 关教老人

      李志民   今年86岁的张志勋是山阳县孤山村人,1984年离休回家后,他就全身心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先后担任县关工委委员和校外辅导员,忙碌在第一线。他40年如一日,离而不休,一丝不苟,一心为下一代,无私奉...

    时间:10-08
  • 坚守深山39年的村医

      文/图 索志锋 王 方 记者 董 楠村医彭远民背着药箱前往深山给群众看病  在我市践行核心价值观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演讲反响热烈,鼓舞人心,他的故事一次次让台下的听众几度潸然泪下。近...

    时间:10-08
  • 抗战老兵进院校

    文/图 记者 吉文艳 李亮 左京老兵程朝坤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还参加了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可谓半生戎马。老兵刘瑞田今年已经九十五岁高龄,但目光明亮,身体健康,向同学们讲述起自己的抗战经历时口齿清晰、思维...

    时间:10-08
  • 商州集中惩治“老赖”

      本报讯 (记者 杨 鑫 通讯员 杨丹峰)近日,商州区人民法院在市区中心广场等繁华路段,张贴大幅彩色高清公告,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32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违法...

    时间:10-08
  • 好民警救人不留名

      本报讯 (代 华)9月28日早,丹凤县庾岭派出所响起了鞭炮声,一对中年夫妇手持感谢信,拉住值班民警的手连连道谢,说民警救了他娃,又不留姓名,自己是通过当日所记警车车牌号才找到这里的。   9月23日,庾岭派...

    时间:10-08
  • 文化惠民给力群众幸福生活

    ——“讲好山阳故事,凝聚发展合力”系列报道之十一  城镇居民夜晚就近在广场上健身娱乐,农村群众放下锄头能欣赏到全世界的大片,隔三差五还有文艺节目送到村里,遍布全县的农家书屋和文化共...

    时间:10-08
  • 山阳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本报讯 (通讯员 黄瑞珍 陈维才 记者 贾书章)国庆前夕,山阳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据山阳县残疾人联合会介绍,该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240万元,地方投资160万元,项目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床位50张...

    时间:10-08
  • 柞水实施招商引资奖励新策

      本报讯 (周 雯 鲁家友)近日,柞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招商引资奖励新办法,重奖招商引资功臣,鼓励全民积极主动招商,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该县集中力量将有限的财力更多地往项目上投放,优惠的政策优先往...

    时间:10-08
  • 商南创业孵化基地引领大众创业

      本报讯 (赵有群 孙传卿)为应对近年来返乡创业潮,商南县在县工业园区投资1.2亿元,新建6栋标准化厂房和员工生活用房,建成1个回乡创业孵化基地,先后招商引进10家企业免费入驻孵化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市级创业...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