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吉文艳 李亮 左京

老兵程朝坤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还参加了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可谓半生戎马。

老兵刘瑞田今年已经九十五岁高龄,但目光明亮,身体健康,向同学们讲述起自己的抗战经历时口齿清晰、思维活跃。

会后,同学们纷纷请求老兵签名留念。
9月28日,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几名老者或是由人搀扶着,或是坐着轮椅来到商洛学院。若不是有人介绍,你绝对不会将这些垂垂老矣的老者与当年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热血青年联系在一起。由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商洛军分区政治部、商洛市委老干局、商洛市委党研室、市民政局、商洛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抗战老兵进校院活动在商洛学院举行,武长茂、刘瑞田、余喜治、程朝坤4位年过九旬的抗战老兵来到商洛学院,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抗战经历,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据了解,前来的4位老兵为90多名商洛抗战老兵中身体状况尚好的老兵,他们中年纪最小的89岁,最大的已经95岁高龄。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
“我是1939年2月被拉的壮丁,被分在国民党38军,军长是赵青山。到部队后3个月我就上了前线,在日占区内我亲眼看到日军烧杀抢掠,一场战斗下来我们160多人就只剩下30多人。”在现场,余喜治老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激动地讲述着自己的参战经历。余喜治老人今年90岁,家住丹凤县龙驹寨镇凤麓社区13组,14岁时便被国民党拉壮丁上了战场,曾在杨虎城的部队参加了洛阳保卫战,广武战役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与战士们浴血奋战,硬是将日军围困在霸王城近3年,遏制了日军渡河南下、西进豫西的野心。在一次与日军的交战中,余喜治险些被日军飞机投下的炮弹炸伤。在炮弹纷飞的战场上毫发无伤地活了下来,余喜治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陕西楞娃”。
老兵武长茂是4位老兵中年纪最小的、却也是最早踏入战场的老兵,因腿脚行动不便只能乘坐轮椅前来。武长茂老人1926年生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虽然身体行动不便,但思维敏捷,对在山西敌后抗日战场当儿童团长和武工队长的经历记忆犹新。在儿童团,因为跑得快、胆子大,武长茂11岁便加入抗战儿童团,经常潜伏在鬼子的碉堡旁放哨,所以鬼子的子弹常常追着他的屁股飞。武长茂老人的讲述妙趣横生,在座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感觉他就是电影中的抗日小英雄张嘎子。
在4位抗战老兵中,衣着相当朴素的程朝坤尤为惹眼。程朝坤今年90岁,一直居住在山阳县偏远农村,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还参加了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可谓半生戎马。在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中,程朝坤老人用地道的山阳话讲述了自己的抗日经历。“我17岁时被国民党拉壮丁上了战场,转遍了大半个中国,跟小日本打了数不清的仗。”程朝坤激动地说,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具体的哪一场战役,而是中国在武器装备样样不如人的情况下与敌人近身搏斗、拼刺刀,硬是把小日本撵回老家的事。值得一提的是,程朝坤在抗美援朝中与黄继光同在一个团,在上甘岭战役中荣获过一等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