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坚强女孩 永远向着太阳

坚强女孩 永远向着太阳

2015-12-01 08:41:5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记者 肖云 余婷
  7年前,本报报道了商州区沙河子镇党塬村一对夫妇悉心照料一双患病女儿的故事。近日,记者得知他们的大女儿杨盼虽然卧病在床,但每天都坚持写作,并渴望有一天能结集成书,用亲身经历鼓励有相似命运的人。
  杨盼和杨欢是一对姐妹,出生后不久,她俩先后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逐渐萎缩无力,并丧失行走、生活的能力。自记事以来,杨盼不是被妈妈抱着,就是在轮椅、床上坐着,虽然上过学,但终因身体不便在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一间小小的房子,两边各放一张床,杨盼和妹妹无力的躺在床上,连上厕所都要靠父母帮助,即便这样,姐妹俩也没有抱怨。杨盼觉得,对她们而言,拥有最多的就是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才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
  有一次,通过某社交平台,杨盼成为了一个唱歌频道的主持人,在一次活动中,她赢得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手机,这两样电子设备成了姐妹俩联系外界的纽带。在网络中,杨盼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一起分享故事,探讨人生,杨盼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再那么封闭了。今年4月份,杨盼加入的一个文学爱好群发起了一个“坚持写作21天”的活动,口号是:一件事坚持21天,就可以改变人生。看到这个口号,杨盼心动了,她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即使整日躺在床上,也会萌生出很多想法,但苦于无人倾听,而这不正是一个表达自己、与人交流的好机会吗?但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加之手指无力,让这件在常人看来简单的事变得格外困难。杨盼写第一篇文章时,1000多字整整写了4天。“第二篇文章从晚上11点写到了早上5点。”杨盼说,因为有时间限制,她不得不逼自己,但写到第三篇时,就有点被掏空的感觉了,“整日躺在床上,除了妹妹和父母,很难见到别人,写作素材从何而来?”为了克服这一点,父母做工回来,杨盼便让他们给自己讲外面发生的趣事,天气好的时候,她便坐着电动轮椅在村里的小路上转转,和别人聊聊天,寻求写作的灵感。
  杨盼的文章在群里引起了关注,很多人发消息说被她的文字打动了,这时,杨盼意识到,写作要敢于面对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就是最好的状态。“我喜欢冬日暖暖的阳光,任凭它晒在我的身上,晒透衣服,温暖穿过皮肤一直暖到骨头里”,“我觉得一个作者,他不应该是闭关隐世的,而是要多出去走一走,走出自己的心界与眼界”,“每次出门前,我都让妈妈把我打扮得干干净净,这是对别人,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杨盼在文章里这样写道。
  在写作期间,杨盼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身上奇痒无比,长期的营养不良,致使她的脚指甲也开始脱落,“在最困难的时期,她收到了一些好心人打来的钱款,市爱心协会的志愿者还专门找了一辆车,带她去医院做了检查。“虽然我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可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做一些事情,赚一点微薄的收入好维持生活。”杨盼介绍,在坚持写作的同时,她还学习了微商,在网上做起了兼职,虽然挣钱很少,但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她也会献出一份力所能及的爱心。在她看来,只有处在困境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一个小小的帮助,一句安慰的话,都能给困境中的人生活带来无限的温暖,她希望自己能像株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吸收光和热,向人们吐出芬芳。”
  目前,她最大的希望是出一本书,“我希望别人能看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我和妹妹这样的人活着。我们不能行走,或许一生只能看着远方的路,但不管怎样艰辛,我们都会努力下去。”

  • 相关阅读
  • 优美宜居小栗园

    文/李治军 图/石宏伟绿树掩映,风光秀美的小栗园村。  白墙灰瓦的新居依山而立,郁郁葱葱的天南星长势喜人,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虽是初冬时节,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园村依然是一幅优美宜居的&...

    时间:12-01
  • 何家店村变迁记

    文/图 记者 董 楠 通讯员 刘明博田耀凯在香菇大棚里与村民进行科管技术交流  在丹凤县的蟒岭深处,有一处高梁岭,因山势陡峭险峻、耸入云端,远远望去像个宝葫芦,当地人称葫芦山。山上有座高山寺,虽山高路遥,但...

    时间:12-01
  • 带领乡亲致富的编外村民

    文/图 记者 李 敏 吉文艳王长科在自己的实验田里察看天麻长势   说起王长科,山阳县十里街办十里铺村种植药材的农户都会竖起大拇指。一个地道的农民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学习,掌握了猪苓、天麻等名贵中药材的种植技术...

    时间:12-01
  • 竹林关里是原乡

    文/赵 宏 图/记者 李 亮改造后具有明清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75岁的白双梅老人常常和邻居一起坐在桃花仙子广场边上谈论如今的好光景  听闻丹凤竹林关美丽乡村特别漂亮,近日,笔者慕名前往游览。山弯弯,水迢迢,车子...

    时间:12-01
  • 十里坪镇建设千亩油用牡丹园

      本报讯 (孙传卿 王恩波 党 伟)眼下,正是牡丹栽植的黄金季节,在商南县十里坪镇西坪村规划的千亩牡丹园内,近百户群众正冒着蒙蒙细雨,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抢栽油用牡丹。   油用牡丹因产量稳定、营养价值高...

    时间:12-01
  • 移民搬迁让商州5.3万人住进新楼房

      本报讯 (张希锋 侯万辉)“移民搬迁前在大坪沟山上生活,到处都是石头窝窝,移民搬迁让我们住上了比城里人还好的房子;以前群众不会使用电器,现在好了,啥新电器都会用了,年轻的都出去打工挣钱了,观念都跟...

    时间:12-01
  • 富水镇做好搬迁群众“好保姆”

      本报讯 (周衍江)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崭新的厂区并排耸立,一张张开心笑脸热情洋溢。这是商南县富水镇如意陕南移民搬迁居民小区如今的景象。   今年以来,商南县富水镇按照“搬得出,...

    时间:12-01
  • 秦岭头上生态园

    文/图 记者 赵有良 贾书章人们忙着在香菇大棚里点种香菇  初冬时节,天气阴冷。在柞水县营盘镇,我们一路走一路看。秦岭深处的营盘镇,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昔日贫穷落后的龙潭沟,水泥路...

    时间:12-01
  • 丹凤推出24个诚信企业和个人

      本报讯 (冯永发)近日,丹凤县2015年推出的诚信示范企业、个人评选名单出炉。   今年来,丹凤县为推进“诚信丹凤”建设,弘扬诚信经营的良好风尚,构建各类市场主体的诚信体系。5月份以来,县委宣传...

    时间:1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