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洞中养大鲵

洞中养大鲵

2015-12-15 09:05:04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程 刚
  在洛南县灵口镇洛河畔焦村的一处山坡边,有个80多米的“隧洞”,这个洞既不用于存放东西,也不用于夏季乘凉,原来是村民王博贤为所养的大鲵(娃娃鱼)建的“居所”,王博贤就是灵口镇小有名气的大鲵养殖户,村民们亲切地称他“王大鲵”。
  王博贤今年50岁,他搞大鲵养殖已有5年时间,早年他在豫灵镇搞浮选发了家,回乡进行二次创业。
  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大鲵养殖的农业科技栏目,突然想起家乡灵口镇是大鲵自然保护区,年少时还经常在河里捉娃娃鱼,一条商机在他的心里萌生: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大鲵养殖。
  可大鲵不是说养就能养好的,这“娃娃鱼”比娃娃还娇气,它怕光、怕热、怕声,吃喝都有讲究,那一点忽略了都不行。
  为了养好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娃娃鱼”,老王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他专门买来了大鲵养殖的书籍,每天潜心钻研,了解娃娃鱼的习性。还专门来到汉中市留坝县大鲵养殖示范基地参观取经,学习成功的养殖经验。经过深入学习和积极的筹备,老王开始了娃娃鱼养殖计划。
  根据娃娃鱼的生活习性,老王选择在自家房屋旁边的山边凿洞建养殖区,他投资数十万元,找来施工人员,利用电钻开凿山洞,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钻出了一个长81米的弧形隧洞,用砖和水泥进行加固,在洞里修建了20多个驯养池和幼苗专用池。
  因为养殖娃娃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他就专门打了一口井,用干净的井水喂养。这年8月,他从外地买了100尾大鲵苗,开始了试验性养殖。
  老王是个非常细心的人,养殖中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记录下来,解决不了的就请教专家。经过几年试验性的积累和总结,老王终于钻研出一整套养殖大鲵的技术,他养的大鲵成活率达到了96%。
  别看老王的娃娃鱼养殖洞外观看着并不打眼,但里面却别有洞天,200多平方米的地下驯养室里常年温度控制在11至21摄氏度之间,一排溜地坐落着20多个驯养池,这些驯养池全部用灰白色瓷片砌成。通过灯光可以看见,或大或小的娃娃鱼慵懒地趴在池中,偶尔才会扭动一下肥硕的身躯。
  “养好娃娃鱼,卫生防疫十分关键,我每隔3天喂一回食,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消毒前要先清理池里的粪便,换上清水,再投放小鱼。你看我这每个池子的水不连通,主要是防止传染病。”老王详细地介绍。
  在这些养殖区,老王按照大鲵的体长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特别大就让它独居,个头小的几条养在一起,很小的一个池子放一二十条。在一个水池里,笔者注意到,里面挤着好几条大鲵,这些大鲵有小臂般长,手掌般宽,全身棕黑相间,外形看起来像蜥蜴,张着四只短脚在驯养池的浅水里爬。作为大鲵食物的小鱼倒是非常调皮地在这些大家伙四周游来游去,自由自在。
  “娃娃鱼是用肺呼吸的,所以水的深浅也有讲究,一般以刚没过身体为宜,再深或浅都不行。王博贤对大鲵养殖了如指掌。
  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老王已养殖了800余条大鲵,最大的长1米多。为了扩大养殖规模,老王又从汉中购回了1000尾大鲵苗,还专门修建了鱼池,为这些大鲵提供饵料。笔者注意到,在老王家的附近,建有一个鱼池,里面大大小小的鱼儿游来游去。
  “因为大鲵生长缓慢,我养的这些大鲵暂时还没有成效,过了今年我准备出售养大的大鲵,同时让一部分大鲵进行繁殖扩大规模。我还准备在家门口建农家乐凉亭,发展特色农家乐,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品尝到这珍贵的美味。”王博贤高兴地说。

  • 相关阅读
  • 打工妹回乡当电商

    文/图 记者 谢 非 吉文艳眼下正值香菇采摘时节,王会敏带领工人加班加点采摘香菇。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网购狂欢日里,商州区夜村镇白杨店村二组农民王会敏凭借淘宝、一亩田、中国惠农网、微店等网...

    时间:12-15
  • 杨斜镇建设千户移民集中安置点

      本报讯 (王 鹏 侯万辉)商州区杨斜镇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建设松云千户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目前已完成一期444户1680人房屋主体建设。   松云千户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占地230亩,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计划...

    时间:12-15
  • 洛南启动实施洛保一体化

      本报讯 (姜 毅)洛保一体化是洛南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期,洛南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集中力量,争分夺秒,全力加快项目启动前期工作步伐,确保...

    时间:12-15
  • 一个贫困村的蝶变

    文/图 记者 杨森 王涛 通讯员 汤龙技术人员正在指导群众栽植丹参苗果子狸养殖已成为十五里铺村的特色养殖项目  冬日暖阳普照,十五里铺村天空显得格外的蓝,老妇们悠闲地锻炼身体,孩子们在广场上尽情的戏耍。走进...

    时间:12-15
  • 竹林关移民新区弘扬社会新风尚

      本报讯 (樊利仁)“您瞧!这就是我们为移民搬迁户开办的社区大讲堂,通过一些邻里相帮、孝老敬亲等先进事迹教育,让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互帮互助。”12月9日,笔者在丹凤县竹林关江北移民小区采访时,社...

    时间:12-15
  • 柔弱肩膀扛起一个家

      杨远彦   在镇安县米粮镇界河社区有一位邻居们眼中的好媳妇,她叫毛加慧,她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精心照顾患有白内障的公公、身患肺尘病的丈夫,在丈夫失去劳动能力后,她一边种植烤烟,一边照顾生病在床的...

    时间:12-15
  • 王塬社区的宣讲会

      余婷 柯岩   12月2日,沐浴在冬日阳光下的丹凤县商镇暖意融融,而该镇王塬社区的党员活动室里更是热闹纷繁,20多位村干部、党员代表欢聚一堂,聚精会神地聆听副镇长刘俊敏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家时...

    时间:12-15
  • 34盏路灯“照亮”村民心

      本报讯 (陈绍有)“这下可好了,搬迁小区安装了路灯,晚上村里同城里一样,村民出行不用担心黑暗和摔跤,晚上都可以安安全全的出行了!”近日,镇安县米粮镇清泉村村民朱光有看着装好的路灯开心地笑了。...

    时间:12-15
  • 商南今冬明春科管核桃林25万亩

      本报讯 (李治军 孟水平 许 锋)连日来,商南县过风楼镇双垣村二组村民、61岁的魏忠祥可忙活了。原来,他家栽植的4亩核桃树去年挂果,今秋就收获了110斤核桃,收入1300元。为了让自己的那片“铁杆庄稼”...

    时间:1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