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一个贫困村的蝶变

一个贫困村的蝶变

2015-12-15 09:03:2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文/图 记者 杨森 王涛 通讯员 汤龙

技术人员正在指导群众栽植丹参苗

技术人员正在指导群众栽植丹参苗

果子狸养殖已成为十五里铺村的特色养殖项目

果子狸养殖已成为十五里铺村的特色养殖项目

  冬日暖阳普照,十五里铺村天空显得格外的蓝,老妇们悠闲地锻炼身体,孩子们在广场上尽情的戏耍。走进商州区刘湾街办十五里铺村,眼前是一幅富裕和谐的画面。“村里的人越来越多了,人气越来越旺了,生活越来越好了。”这是75岁村民任大爷最直观的感受。即将过去的2015年对于该村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年,水泥路直通到家门口,摆脱了几十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路况;这一年,修建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村民们有了自己的活动健身场所;这一年,村里修建了河堤村民们修缮了房舍,山清水秀家园变美了;这一年,他们有了自己的产业,挣钱也更容易了。随着商丹园区“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十五里铺村的贫困面貌正在发生巨变。
  整治村貌留住人
  十五里铺村地处商州城南15里处,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497户1735人。该村虽然距离城区仅15里,但受立地条件和交通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缓慢。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低于全省1332元,低于全市435元,低于全区466元,外出务工赚钱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无从说起。去年,十五里铺村被列入商丹园区“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包扶对象后,园区制定了“一年全面启动,两年成效明显,后期稳定发展”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扶贫资金专户,从单位经费中拿出近50万元,迅速改变该村的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一股建设热潮在十五里铺村掀起:村道硬化了,800米的通组路修好了,沿线民居改造工程16户墙体外粉涂白,5户院墙改造完成,党员活动室、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
  在十五里铺赵沟土鸡养殖基地,记者见到了返乡创业的杨海波。“过去,村里都是土路,下雨一脚泥泞,到处都是牛粪、猪粪,一不小心就要踩中‘地雷’。现在通组路都修好了,不管做什么都方便多了。”杨海波告诉记者,他之前在城里做装饰生意,城里生意也不好做,去年回乡时看到村里的变化,就决定放弃城里工作,回到十五里铺投资30多万元发展养鸡产业。
  33岁的村民贾龙龙,北漂打过工开过食堂,后来母亲一场重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并欠下了巨债,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这种情况下,他做出了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同样的选择——外出务工。商丹园区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帮他选择了果子狸养殖项目,并联系了果子狸幼崽,安排他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园区还扶持了2万元的养殖补贴和20多万贴息贷款。“今年引进了150只果子狸种苗,平均每只产子3只,100只母狸能产300只,明年养殖规模能达到450只,按照市场每只900元的价格,300只商品狸能带来27万元的毛收入,除去人工费和饲料费,年纯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贾龙龙信心满满的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精准扶贫,扶起的不仅仅是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应扶起他们对生产、生活的信心。商丹园区管委会周和斌主任认为,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脱贫,是摆在商丹园区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面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 相关阅读
  • 打工妹回乡当电商

    文/图 记者 谢 非 吉文艳眼下正值香菇采摘时节,王会敏带领工人加班加点采摘香菇。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网购狂欢日里,商州区夜村镇白杨店村二组农民王会敏凭借淘宝、一亩田、中国惠农网、微店等网...

    时间:12-15
  • 洞中养大鲵

      程 刚   在洛南县灵口镇洛河畔焦村的一处山坡边,有个80多米的“隧洞”,这个洞既不用于存放东西,也不用于夏季乘凉,原来是村民王博贤为所养的大鲵(娃娃鱼)建的“居所”,王博贤就是灵口...

    时间:12-15
  • 杨斜镇建设千户移民集中安置点

      本报讯 (王 鹏 侯万辉)商州区杨斜镇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建设松云千户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目前已完成一期444户1680人房屋主体建设。   松云千户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占地230亩,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计划...

    时间:12-15
  • 洛南启动实施洛保一体化

      本报讯 (姜 毅)洛保一体化是洛南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期,洛南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集中力量,争分夺秒,全力加快项目启动前期工作步伐,确保...

    时间:12-15
  • 竹林关移民新区弘扬社会新风尚

      本报讯 (樊利仁)“您瞧!这就是我们为移民搬迁户开办的社区大讲堂,通过一些邻里相帮、孝老敬亲等先进事迹教育,让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互帮互助。”12月9日,笔者在丹凤县竹林关江北移民小区采访时,社...

    时间:12-15
  • 柔弱肩膀扛起一个家

      杨远彦   在镇安县米粮镇界河社区有一位邻居们眼中的好媳妇,她叫毛加慧,她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精心照顾患有白内障的公公、身患肺尘病的丈夫,在丈夫失去劳动能力后,她一边种植烤烟,一边照顾生病在床的...

    时间:12-15
  • 王塬社区的宣讲会

      余婷 柯岩   12月2日,沐浴在冬日阳光下的丹凤县商镇暖意融融,而该镇王塬社区的党员活动室里更是热闹纷繁,20多位村干部、党员代表欢聚一堂,聚精会神地聆听副镇长刘俊敏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家时...

    时间:12-15
  • 34盏路灯“照亮”村民心

      本报讯 (陈绍有)“这下可好了,搬迁小区安装了路灯,晚上村里同城里一样,村民出行不用担心黑暗和摔跤,晚上都可以安安全全的出行了!”近日,镇安县米粮镇清泉村村民朱光有看着装好的路灯开心地笑了。...

    时间:12-15
  • 商南今冬明春科管核桃林25万亩

      本报讯 (李治军 孟水平 许 锋)连日来,商南县过风楼镇双垣村二组村民、61岁的魏忠祥可忙活了。原来,他家栽植的4亩核桃树去年挂果,今秋就收获了110斤核桃,收入1300元。为了让自己的那片“铁杆庄稼”...

    时间:1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