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镇安板栗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2024-12-31

来源:商洛日报

  在秦岭深处的山城镇安,一颗颗饱满的板栗正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这个曾经依赖传统种植销售的农业县城,如今正通过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实现镇安板栗产业的转型升级,将“镇安板栗”打造成“科技板栗”,探索生态产品溢价增值的新路径。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12月24日,镇安县的农事并未因寒冷而停滞。板栗试验示范站的专家与当地林业技术人员一道,在板栗园中指导栗农采取综合科管措施,为来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镇安科技特派团板栗产业组组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镇安板栗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何佳林表示:“‘镇安1号’是我们联合选育的优质品种,经过10年努力,它以其果实大、口感好、丰产稳产的特点,在全省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
  镇安县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其优质板栗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多次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气候好产品”等荣誉称号。过去,受地理条件和品种限制,板栗生产一直较为粗放。如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的带领下,国家科技特派团和省市县科技人员共同参与,镇安县成功培育出7个板栗优良品种,并大面积推广,亩均增产50公斤、增收400元。其中,“镇安1号”成为全国首个国审板栗良种,推广面积20多万亩。
  云盖寺镇金钟村六组栗农余美江说:“我通过林业部门的管理指导,板栗产量从每年500公斤增加到1500公斤,一年能卖八九千元。”
  镇安县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谨说:“全县板栗产量从过去的4000吨至6000吨,增加到现在1万多吨,年产值突破1亿元。我们将继续推动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促进科技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让板栗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果果’。”
  镇安县的板栗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秦岭深山区的生态产品溢价增值提供了有益借鉴。

  • 相关阅读
  • 镇安颁发全省首批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新武 夏泽梅 阎隆昭)12月27日,镇安县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颁证暨授信仪式在月河镇黄土岭村举行,颁证仪式上为袁开斌、余智学、郭显明等7家林下经济经营者颁发了首批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并授信。此...

    时间:12-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