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总决赛终于落幕,在收获高收视和“疯狂刷屏”的同时,节目传到台湾更演变成东森新闻的“盗播事件”和台湾电视人的大讨论。热浪还没有结束,随后播出的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浙江卫视《中国星跳跃》、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又接连通过台湾电视新闻滚动播出,掀起岛内“大陆综艺节目逆袭,台湾综艺节目怎么办”的“口水仗”。台湾电视节目因市场狭小、政策限制等原因,面临空有创意领先却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的难题。近日,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资深主持人黄子佼、曾制作过《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台湾制作人叶心如,从台前幕后探讨“台湾综艺之困”的解决之道。
王伟忠:这是一个好现象,对华人娱乐圈来说,我们与有荣焉。
黄子佼:可以提醒台湾电视人不努力绝对是坐以待毙的。我们也应该找回几十年前的热情。
叶心如:未来两岸应该发挥各自的优点,大陆提升电视节目的硬件,而台湾创意还是有很大的实力。
龙应台:30年后,创意的这端,台湾是否还是最充沛的渊源,是我们要很严肃面对的问题。
盛况回放
《我是歌手》“征服”台湾 台媒马拉松式“直播”
《我是歌手》总决赛当晚,三地甚至海外媒体都赶赴长沙,数量之多,连湖南卫视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都私下感慨:“听到报给我的总决赛发布会媒体数字,我全身发软,已经赶超任何一场发布会了。”当晚到长沙蹲守报道的媒体多达108家,其中有16家是台湾媒体。
台湾媒体也感叹,这是继大S三亚婚礼以来,难得大陆“再聚首”。不过,为的是一档大陆综艺节目,他们告知大陆媒体:“从林志炫参赛开始,我们就一直关注,很多台湾观众通过网络观看,把精彩片段放在网络上,大家一直在讨论,何况总决赛7个歌手有4个都是台湾歌手,所以我们就提出采访的要求。”
更有甚者,台湾东森当晚7点贴出公告,称晚间10点的《关键时刻》将停播,但并未说明原因,让观众揣测到底出了什么大事,“朝鲜发射导弹了?”后来才知道是临时改播《我是歌手》特别节目。东森新闻以马拉松报道的方式,几乎全程“直播”比赛,赢得2.15%的高收视率(即每分钟有48万观众观看)。13日,台湾文化部门负责人龙应台对媒体表示:“认清一个现实,你本来就不可以跟人家比资本。”她觉得要思考的是“政策上的问题”,“到底怎么样才是保住竞争力最有效的办法。”她提出台湾创意产业应当警醒,“30年后,创意的这端,台湾是否还是最充沛的渊源,是我们要很严肃面对的问题。”
究其原因
大陆综艺PK台湾综艺
“钱多”完胜“点子多”?
台湾综艺制作人李方儒去年曾预言,大陆综艺节目至少10年才能赶超台湾。不过,《我是歌手》总决赛之时,台湾《康熙来了》、《女人我最大》等王牌综艺节目的制作方中天、T V B S等电视台都主动联系节目组,派出记者到场探班。
常常往来于两岸工作的台湾主持人黄子佼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以资金、规格和硬件来评估,大陆综艺水平早已超越台湾。“《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可能是过去几十年来,台湾民众最关注的两档大陆综艺节目。比如《我是歌手》用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电脑灯,有韩国摄影团队在旁指导,有梁翘柏担任音乐顾问,有很多摄像机同时录制,像拍影视剧一样,花了大量时间在后期制作上。在台湾,一个节目用6台摄像机就很了不起了!何况节目还有冠名商等方法获得巨额广告收益。之后的《中国最强音》又能高价找来章子怡和罗大佑——— 在台湾,罗大佑基本是不上综艺节目的。至于在综艺咖的培养上、主持人的综艺节奏上,差距也就只有一点点了。”